裸眼3D:多视点技术成熟 芯片少量供货

近期,3d技术走入上海网球大师赛,双镜头摄像机在比赛现场拍摄,视频随即在另一个大厅的3d电视机上进行播放,观众无需戴眼镜,即享受了一场及时、立体、生动的视觉盛宴。
以前人们需要借助眼镜才能观看3dp视频,如今,裸眼3d技术使人们和眼镜说“拜拜”,而且实现了实时播放,这可谓是3d技术的一次壮举。
“多视点”技术已成熟
多视点转换技术是裸眼三维显示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现已经比较成熟。
双视点内容已成为三维影视内容工业标准,而裸眼3d基本上是多视点显示方式,多视点转换是裸眼3d的关键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的裸眼3d技术芯片是上海易维视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evt301芯片,该芯片可实时实现单视点/双视点内容到多视点视频信号的转换与处理,无缝兼容现有的电视工业标准,无需任何附加软件及设备即可实现裸眼三维显示。
多视点的技术优势适合于多人、多角度观看。所以,对于大尺寸的裸眼3d显示,包括裸眼3d电视、电影、led显示屏等,采用多视点芯片技术效果会更佳。
双视点芯片技术主适用小范围内观看,如手机上的观看。芯片企业联发科在2012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展示了其酷3d平台,该平台支持裸眼3d、实时2d转3d等规格,他们也开发完成了3d防晕眩技术。不过,其裸眼3d技术主要是双视点技术。
易维视常务副总经理龚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多视点已成为当前裸眼3d的成熟技术。”
在下游环节上,从事裸眼3d显示器研发和制造的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营销中心销售总监陆华清告诉记者:“卓美华视的3d显示器都实现了2d到3d的转换,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做裸眼3d内容制作的浙江天禄光电有限公司裸眼立体事业部总经理王朝辉也表示:“在片源上,双目格式的片子拍得也比较多,目前可以比较自如地实现从双目到多个视角的转换。”
在裸眼3d显示技术发展上,超多视点显示技术是方向。据了解,目前,超多视点的显示技术还需要与液晶屏的光栅进行配合,但是当前国内液晶屏光栅主要是8视点和9视点,所以目前其裸眼3d芯片主要在这个视点信号范围内,不过易维视已具备了超过视点的技术能力,可以做到28个视点,甚至更多。
与国外同类技术相当
裸眼3d技术,主要集中掌握在中国大陆、中国***和日本手中。
龚晶说到:“在多视点技术上,国内的易维视和日本东芝的裸眼3d芯片都能实现多视点技术,不过东芝的多视点芯片技术不会对外销售,即使对外,成本也是相当高的,对于国内的家电产品来说,使用的可能性比较小。***也有相关企业实现了从单视点到双视点的转换,但是多视点的转换目前还没实现。”
谈到与国外的技术差距,龚晶肯定地说:“在裸眼3d技术领域,国内的起步并不晚,而且从技术的成熟度来看,我们与国外没有差距。与日本推出的裸眼3d电视的效果相比,在一些方面我们的技术已经有所超越。”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裸眼3d产业链的企业大多数都是成立没多久的新生力量,但是从企业的发展势头、所投入力度和重视的程度来看,国内3d企业将会大有作为。
受市场规模限制
由于市场较小,裸眼3d芯片技术还未能推广开来。
evt301芯片已经开始量产,不过,谈到整个裸眼3d芯片的市场总量以及evt301芯片的份额,龚晶说到:“由于整个裸眼3d的市场较小,目前还没有专业的统计机构进行统计,芯片的量也不是很大。”
他指出,为什么当前大企业不愿意进入,主要是因为当前3d市场较小,一旦市场变大后,一定会进来。
为了推广芯片,易维视把其芯片嵌入到线路板上,做成模组产品进行销售,现在单价在几千元到1万多元之间。龚晶提到,当芯片进入民用市场之后,单个芯片的价格会在10元之内。
从整个3d产业发展来看,民用市场主要缺少内容,商用市场缺乏好的商业模式。“裸眼3d的发展也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担当资源整合者。今后,一定是从下游开始,最接近客户的环节切入。”龚晶肯定地说道,“商用市场在逐渐变大,裸眼3d技术规模普及还需要2~3年。进入家庭还需足够多的内容,这样老百姓才会愿意购买。”
随着3d产业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也会推动裸眼3d技术市场规模的扩大。所以在市场前期,记者看到,整个裸眼3d产业链处在一个“融合”的状态。
易维视不仅在做芯片技术,也在做裸眼3d电视,龚晶说:“在产业前期,我们以融合的方式输出到产业后期,我们会主要集中在技术环节”。此次上海网球赛中用的3d电视就是易维视公司的3d终端。浙江天禄光电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既做3d显示屏、也在做软件产品和内容制作公司。
目前,国内已有“中国立体视像(3d)产业联盟”。该联盟包含国内外从事立体视像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和机构已近50家。
国家对3d产业发展的重视也将会助推裸眼3d市场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开通10个3d频道,随着3d频道越来越多,裸眼3d就会水到渠成地进入家庭。
在今年9月份发布的《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将实现显示产业链新增产值超过5000亿元。规划中也强调“在我国,3d显示则是最有生命力且终将成为显示技术共性平台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后还将实现全息技术,这是一种激光显示,而非投影。全息技术是将三维影像投在空间,图像如同在身边一样。“目前这种全息技术已在实验室可以看到,不过离推向市场还有一定距离”。龚晶指出。

英飞凌超越NXP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
孕育芯未来,绽放芯梦想!雅特力AT32 MCU走入温州大学,展示多款新兴应用解决方案
5G工业路由器实现AGV远程控制,智联物联无线物联网方案
一文解析中美贸易大战300回合_孰强孰弱
Apple Watch或可打断噩梦 ?
裸眼3D:多视点技术成熟 芯片少量供货
医疗技术当中是如何利用VR技术?
肉类新鲜度检测仪产品用途
用CH452驱动共阳数码管的电路
固网宽带用户迅速增长给中国移动带来压力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莅临汇川技术参观考察
MAGTREX® 555 高阻抗层压板Rogers
无人驾驶中整车设计需求及整车控制原理图
atp细菌检测仪有哪些应用,它的特性是什么
智能锁电机驱动器中的电池放电奖励
2017全球手机Q4微局:小米逆袭 印度成厂商机遇
PLC的应该领域
聚焦中国品牌日:一台海信高端电视里的中国质造跃迁
JDI亏损多年,TCL欲出资控股
华为麒麟1020处理器即将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