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跑车化:捣鼓“Turbo”技术是不是不务正业?

2018年对智能手机行业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由内到外都出现了许多变化。设计上,2018年起智能手机行业中“刘海屏”等异形全面屏设计大行其道,屏占比不断攀升;功能上,多摄手机纷纷出现,ai概念成为主流,各大手机厂商之间的产品理念变得高度统一。
本文引用地址:
同时另一个现象也更加有趣,各式各样的“底层优化技术”层出不穷,而且大多都加入了“turbo”字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手机厂商集体出动去生产汽车了。先有华为的gpu turbo、cpu turbo技术,后有vivo的dual-turbo双涡轮加速技术,再到oppo的hyper boost技术,在三个层面对手机进行优化,智能手机厂商的系统加速技术之争已经来到了白热化阶段。
“造车”为玩笑,但致力于系统加速是真
在目前的搜索引擎中,只要一搜索“turbo”字样,满屏都是华为的gpu turbo技术,但这并不代表华为是首家将“turbo”营销概念带到智能手机中来的厂商。
如果小雷没记错的话,在2014年,摩托罗拉发布期间手机moto droid turbo,同时推出基于qc 2.0快充技术的turbo charge快充技术,这算是时间比较早的使用“turbo技术”的智能手机。
不过摩托罗拉的turbo charge技术的具体内容并不是软硬件系统相关,所以无法和华为、vivo和oppo的技术相提并论。
华为的gpu turbo技术在今年6月正式推出,华为表示该技术可以从底层优化手机gpu的性能表现,发挥出手机gpu的更多性能,提升游戏等应用场景的表现。
vivo的dual-turbo技术指的是针对系统层面和游戏层面进行底层优化,具体表现为手机抢红包速度更快、应用流畅性提升、防卡顿等,而在游戏方面则是各类游戏的流畅性提升,帧率更稳定。
oppo的hyper boost技术虽然不以turbo命名,但技术理念和华为、vivo差不多,而且维度更广。hyper boost技术在系统、游戏和应用三个细分层面对手机进行加速,点对点优化,具体表现也是流畅度提升、相应速度提升、更不易掉帧等。
由此可见,除开没什么实质关联的moto turbo charge技术外,华为的gpu turbo(乃至后来衍生的cpu turbo)、vivo的dual-turbo和oppo的hyper boost技术,出发点都是从底层出发优化智能手机的软件和硬件,改变当下安卓智能手机硬件利用率不高、使用体验不够畅快的现状。
而且这三家厂商在介绍技术的时候都有提到,他们是的技术包含了对安卓底层的修改,可见这三项技术并非流于表面。
各种“turbo”、“boost”技术可能不做不行
智能手机厂商推出自家的各种系统加速技术,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和潮流。我们甚至可以大胆预测,未来小米也好,魅族也好,联想也好,他们也会推出类似的系统加速技术。
除了营销方面的原因外,智能手机厂商研究系统加速技术,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安卓系统的使用体验。我们都知道,安卓智能手机早已经过了从前那段莽荒的阶段,无论是系统完成度还是硬件配置,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其开源的特性,和相较保守的资源调度机制,安卓智能手机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持久保持流畅。或许中高端手机的流畅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支持一年半载,但时间一长,兀余数据过多,系统流畅性就会逐渐下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BittWare扩展其采用IntelAgilex FPGA的IA-系列FPGA加速器
G3-PLC技术最终使电动汽车充电智能化
传苹果寻求在印度生产iPhone 16电池
oppleled灯板如何接线
物联网蕴藏万亿美元经济价值,解读六大应用市场
智能手机跑车化:捣鼓“Turbo”技术是不是不务正业?
雷军表示新一年的战略目标就是5G+AI+物联网
浪涌保护器的5种用途,你都了解吗?
半导体届“小红人”—WAYON维安碳化硅肖特基,让你的电源温度低过冰墩墩
氨气传感器在地下管网智能气体探测系统中的作用
高通为智能电视与STB推出Ultra HD处理器
三星准备扩大其可折叠屏幕业务
中科曙光携手百度飞桨共建AI生态
关于esd保护二极管的比较
物联网在智能时代有什么新商机
三星晶圆代工翻身 传获AMD大单
基于英伟达芯片的自动驾驶典型架构设计方案
外国博主自曝购买特斯拉model 3的不良体验
Modbus转profinet网关连接鸣志驱动器接入PLC
腾讯、百度、阿里这三个互联网巨头跨界将工业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