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产业会不会终结在10nm以下节点

ic集成电路可以说是20世纪后半年最重要的科技之一,我们现在使用的cpu、gpu以及其他芯片都受益于ic产业,50多年前intel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成为指导ic发展的黄金定律。
但是在半导体工艺进入10nm之后,芯片制造难度越来越大,性能提升也越来越不明显了,摩尔定律也多次被人质疑了,ic产业会不会就此终结在10nm以下节点了?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ieee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前台积电cto胡正明教授也许是最资格谈ic产业未来的人,因为他还是finfet工艺、fd-soi工艺的发明人,这两项半导体工艺是当今ic产业的支柱。
日前在概伦电子技术研讨会上,胡正明教授发表了《finfet与未来ic技术》的演讲,介绍了他对ic产业未来的看法,他认为ic产业还能再发展100年,对于ic产业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根据胡教授所说,ic产业之所以还能继续发展是因为两个因素,一是因为硅是地球上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几乎取之不尽。
大家都说芯片是沙子做的,这话虽然是调侃,但确实有道理,储量丰富是保证硅基半导体成本降低的重要因素,目前也有非硅基的半导体材料,比如氮化镓、砷化镓、磷化铟等等,但是他们的成本不便宜,制造工艺也没有现在的硅基半导体成熟,主要用于特殊市场。
胡正明教授提出的第二个因素则是关于芯片功耗,他认为芯片功耗还能再降低1000倍。换句话说,胡正明教授也是同意摩尔定律终结的,芯片性能可能不会有大规模提升了,但是能效方面还大有可为,功耗还有足够多的降低空间。
胡正明教授有关芯片功耗降低1000倍的说法也不是第一次提起了,过去两年中他在不同的场合也多次表达过类似的说法,去年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就有过表态
“集成电路的发展路径并不一定非要把线宽越做越小,现在存储器已经朝三维方向发展了。当然我们希望把它做得更小,可是我们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推进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比如减少芯片的能耗。这个方向芯片还有1000倍的能耗可以降低。线宽的微缩总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某种程度,就没有经济效应,驱动人们把这条路径继续走下去。但是我们并不一定非要一条路走到黑,我们也可以转换一个思路,同样可能实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胡正明

腾讯、百度、阿里这三个互联网巨头跨界将工业互联网
工业听诊器:为机器“预测性维护”
LABVIEW中文件重命名的几种方法——陈树学《labview宝典》
台湾当局将审议半导体和液晶面板厂商投资内地
高精度气密性检测仪的介绍及应用
IC产业会不会终结在10nm以下节点
关于5G网络,哪些做法提高了5G网络的安全性
浅谈隔离变压器的原理、应用和防护措施
高压放大器在石墨烯电化学制备中的应用
村田制作所扩展1SJ型产品线推出全新LoRaWAN调制解调器解决方案
发明创造使Imagination成为当今一家强大的IP提供商
Microsoft推出了Surface Go2
将模拟与数字控制相结合的新智能电源
HTC U11正面迎战三星S8,能否力挽狂燃?
到底什么是硬件设计?
高阻计测试仪使用方法
三种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
Atmel推出快闪AVR微控制器封装产品ATtiny4/5/
万物互联时代下的智能家居应用了哪些无线技术
紫光云在工业互联网、智慧水利以及安防等领域推动5G应用的成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