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ofweek传感器网)
在这次疫情中,科学技术的力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月25日,北京中关村向海淀科技公司征求与“红外测温产品”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以改进基于“大人群”的精确温度测量。
实际上,“ ai红外温度测量”的关键在于“红外”一词,即在红外测量仪器生产中必须使用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据工采网了解,在自然界中,所有高于绝对零度(负273摄氏度)的物体都具有热辐射,即“热红外线”。尽管人眼看不见,但几乎所有活生物体始终都在发射这种红外光。此时,如果使用特殊的红外探测器,则可以捕获此无线电波并转换成年肉眼可见的红外热图像。
在疫情中,多个地区使用无人机红外测温防控,无人机测温原理也在于红外检测。一般的热辐射主要取决于更长波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因此,可以接收红外辐射并产生物理变化的传感器通常用于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这种类型的传感器称为红外温度传感器。
红外热成像是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测量被测物体表面不同点的温度,然后将测得的信息扫描到光学成像系统中,以代表不同温度的彩色图像显示被测物体。另外,在2月12日,有相关记者从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路街道获悉,该街道最近推出了“家庭隔离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工作元件是“门体传感器”。目前,石泉路街道已安装91个门传感器。
通过在隔离居民房屋门上安装门体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监视该地区的隔离人员。隔离人员开门后,系统会弹出警报提示信息,并立即通过短信通知居委会负责人,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被隔离人员在家里的开启情况,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到位。
该街道工作人员向记者表明,该系统采用的是“主动+被动”机制。其中,主动是指安装在门上的门体传感器,主动检测居民的打开动作。被动方式是在房间内粘贴二维码,如果居民需要开门,例如扔垃圾、来接收快递或其他需要,他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码预报通知居委会工作人员。
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装置的安装主要起到预警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居家隔离人员配合防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使用此设备,一线工人面临的工作压力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取消14天家庭隔离期后,工作人员将尽快移除门体传感器。
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工采网认为我们需要引入更多科技力量,根据防控现实需求,开发更多应用工具并将其用到各个环节辅助防控,提升防控疫情的科技含量。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控制住疫情,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关村论坛发布20项重大科技成果
为什么手机卡要越变越小呢?
为什么索尼不放弃手机
鼎桥推出一系列模组新产品系列,进一步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嘉洋科技携手华为推出油田生产安全风险智能识别系统
智能传感器技术可帮助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迷你振荡器样本
2019,三星能否守住TOP宝座?
电容的作用是用来隔直流电吗 电容的决定式是怎么推出来的
从产业的角度探析燃料电池 其在能量转换上的确具备优势
工业以太网的原理 工业以太网的结构组成
苹果13pro价格表官网报价 iPhone13系列价格汇总
切入工业互联网平台AIoT赋能产业提速
堆垛机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固定翼无人机可以做地籍项目吗
2000亿打水漂?5G时代下的移动3G将如何生存?
资深航天人开拓测控新蓝海
华为mate10什么时候上市?华为mate10最新消息:华为mate10即将发布,值得你等待
仪器仪表维修基本上都有哪些过程?
哪吒汽车张勇:2023年新品定价过高,丧失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