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nvidia更新rtx 20系列显卡,最大的讨论点还是在于新加入的rt实时光线追踪技术。相比于存在感更为淡薄的dlss深度学习超采样抗锯齿,rt技术由于可以直接改变视觉效果,所以具有更高的关注度。
但是之前的rtx 2080和rtx 2080 ti定价都相当的高,很难达成普及的效果。现在nvidia正式发布了更为廉价的rtx 2070,据信也将是最为入门的一款rt显卡,rtx 2070以下的产品将不会集成rt模块。
今天就带来rtx 2070的测试报告。
产品包装与附件:
这次的测试产品是微星的rtx 2070 armor oc。
armor oc采用传统的彩印纸盒包装。
包装内是一张显卡本体和一个附件的大信封。
显卡的附件没有太多可以说的地方,都是一些印刷品。
产品外观图赏:
首先来看一下显卡的整体外观。
显卡散热部分为双风扇架构,显卡的长度为309mm,由于采用了越肩设计显卡的高度达到了155mm,装机时需要注意机箱的显卡限高。
显卡采用全金属背板,个人觉得背板的质感要优于正面的导风罩。
显卡的输出接口有了一定的变化,20系列改为1*hdmi、3*dp、1*usb type-c。usb type-c主要是为了用于兼容后续的vr规范。不过目前只能给手机充电。
显卡顶部有msi的logo和rtx的标识,其中msi的logo是带灯的,支持rgb变色。
显卡的电源接口为8+6pin。
需要注意的是显卡是带易碎贴的,没有特别需要建议不要手贱拆显卡。
显卡拆解图赏:
接下来对显卡进行拆解。可以看到显卡主要分为散热器、pcb加固中框、显卡pcb、显卡背板四个部分。
可以看到显卡的各个部分都有大量的导热贴,使得显卡上绝大部分的芯片、电容和电感都直接与显卡框架或散热器接触,显卡背面还对核心和显存的pcb做了额外的导热。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无风扇下不会有元件积热导致返修率上升。
接下来看一下显卡的散热器,从整体架构上来看,微星采用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开放式散热器,共有5根6mm热管。
散热器的底座为热管直触。由于2070的核心相对更小,所以两边的热管只能搭到半根,不过好在所有的热管都会接触到核心。
由于是热管直触,底座是没有镜面效果的,底座的工艺算中规中矩,热管的间隙不是特别大。
热管的弯折工艺做的一般,有一定量的褶皱。
热管与鳍片之间采用的是穿fin工艺,会弱于回流焊工艺。鳍片本身有做过阳极处理,不过没有镀镍。
风扇依然是***动力提供的10厘米风扇。
显卡pcb图赏:
按照nv对20系列显卡的规范,所有的20系列显卡都会加上pcb中框,这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来介绍一下显卡pcb的用料情况。
供电接口背后保护电路做的比较完整,电感、保险丝等料件都有。
显卡核心供电的pwm芯片为up9513,应该是一颗8相的芯片。
核心供电为6相,输入电容为7颗钰邦固态电容,电压16v容值270微法;供电每相由一颗driver驱动(up1965);每相mos为一上一下,型号均为alj260;每相均有一颗电感,电感没有看到具体参数上面印有龙纹丝印;输出电容为12颗钰邦固态电容,电压2.5v容值820微法。整个供电方案虽然用料谈不上豪华,但较为工整。
显存供电为2相,pwm控制芯片为up16660;输入电容为2颗钰邦固态电容,电压16v容值270微法;每相mos为一上一下,型号均为oa3111;每相电感为一颗,感值lr47;输出电容为3颗聚合物电容,容值470微法。
显卡的核心代号为tu106-400a-a1,需要注意的是这rtx 2070会有两个核心代码后缀,400和400a。区别在于两者的频率会有不同,400是低频版本,从目前了解情况两者bios不可直接互刷。
另外核心周边可以看到8颗gddr6显存。
核心面积可以说相当巨大,rtx 2070都比一毛钱硬币大不少。
显卡的显存来自美光,显存等效频率达到了14ghz,远远甩开了gddr5。
显卡背面可以看到相当多的贴片电容,看起来20系列对电流纹波要求是比较高的。
显卡供电接口下方有一颗ite 8295芯片,是一颗比较常见的rgb控制芯片。
显卡的风扇接口有两个,这是因为两个风扇是分别接在显卡上的,这样可以省掉一根一拖二的风扇线。两个风扇均为4pin,支持pwm调速。
最后来看一下显卡输出接口的低通部分。
做的比较复杂的是靠近pci-e插槽的地方,有三相供电,从布线来看,最下面的一相是针对pci-e供电整流用的。上面两相用来分别对应type-c正反面的两条通道。
这么设计的原因是新的vr规范需要type-c接口同时提供供电,所以nv就没有采用主板上常见的芯片切换模式,来提高type-c的供电级别。
产品测试平台:
以下为测试平台的详细配置表。
本次测试主要用到六张显卡,对比组是技嘉rtx 2080 gaming oc、微星gtx 1080 ti暗夜男爵、微星gtx 1080红龙、迪兰rx vega 64 lq,索泰gtx 1070 ti。 主板是z370-gaming 5。
内存是海盗船的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2666c15。
ssd是三块intel,系统盘用的是比较主流的535,以保证测试更接近一般用户。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是拿来放测试游戏。
散热器是酷冷的冰神g360rgb。
电源是antec的hcg x 1000w。
测试平台是streacom的bc1。
性能测试项目介绍: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gpu理论性能、gpu基准测试、游戏性能测试、opengl测试、功耗测试。老规矩,数据量会比较大。
这次新增了一个项目,3dmark night raid,这是一个针对笔记本的测试项目,所以不会计入最终统计。期待中的rt测试项目还是没有。
显卡性能测试与分析:
g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rtx 2070整体浮点能力会弱于gtx 1080,但是整数运算能力强了很多。
3d基准测试,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整体上rtx 2070比gtx 1080 ti强5%。看到单项的话rtx 2080相比gtx 1080 ti在vr和dx12的跑分上会有优势。
3d游戏测试,表格中将dx9~dx12不同世代的游戏进行了分类,这样会更加清晰一些。由于性能测试时间上有先后,所以测试项目上会有所不同。
游戏性能总体上来看,rtx 2070与gtx 1080在游戏性能上有所缩小,rtx 2070强2%左右。dx9/dx10中gtx 1080会有1%的优势;dx11中rtx 2070的优势最大,在3%左右;dx12中rtx 2070的优势居中,在1.5%左右。
按照分辨率来看,1080p下,rtx 2070的表现略差一点,与gtx 1080的差距在1.5%左右。
4k下rtx 2070的优势会扩大到近3%左右,所以相比于上一代产品,4k性能确实略有优化。
opengl的性能测试简单看一下就好了,基本没有什么差距,但是单项之间区别比较大,所以两张卡对软件支持会有区别。
最后上一个简单的性能测试小结。
理论性能测试,图灵的架构还是有比较多的变化,尤其是整数运算性能明显高了很多,所以nv在发布会上提到的架构变化确实存在。
跑分性能,rtx 2070与gtx 1080在大部分项目上基本持平,但是在3dmark ts的两个测试和superposition中rtx 2070有较大的优势,所以总体上rtx 2070会高于gtx 1080 5%。
游戏性能,rtx 2070与gtx 1080的整体差距在2%左右。
opengl通用性能测试,rtx 2070与gtx 1080整体上基本持平。
显卡功耗测试:
从功耗测试来看,在没用到rt功能的前提下,rtx 2070在能耗比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化,游戏功耗与接近gtx 1070 ti的水平,低于gtx 1080,更接近于gtx 1070 ti的水平,能耗比有提升。
实际运行参数:
这边对裸机运行下,核心频率大致稳定在1.9~1.95ghz之间,显存频率等效为14ghz(乘8),所以频率上rtx 2070是比较中规中矩的表现,主要还是依靠架构上的优化。
历史测试对比:
这边对比一下我这段时间以来测试过的显卡,图中不包含功耗测试的测试都是之前用6700k测试的。可以看到rtx 2070最大的亮点应该是能耗比。
测试总结:
关于显卡的性能:
rtx 2070总体性能算是中规中矩,大致就是gtx 1080的水准。
下图中对每一个游戏都进行了分析,蓝色系代表gtx 1080强于rtx 2070超过5%的项目,红色系代表gtx 1080弱于rtx 2070超过5%的项目。
相对来说rtx 2070有较大优势的游戏多于gtx 1080有较大优势的游戏,游戏相对越新rtx 2070有优势的概率越大,这也跟416系列驱动nv放了一波鸡血有关。
其中rtx 2070优势最大的四个游戏分别是《彩虹六号》、《中土世界战争之影》、《刺客信条起源》、《蝙蝠侠阿甘骑士》,所以说如果nv捆绑游戏玩的越多,选择20系列显卡的必要性就越大。
关于显卡的功耗:
在没有开启rt功能的情况下,rtx 2070的能耗比表现相当不错,没有出现大核心能耗失控的情况。
关于显卡的做工:
相对rtx 2080和rtx 2080 ti,rtx 2070的显卡做工会弱一些,不过一般不会影响使用。
关于显卡的散热:
由于rtx 2070整体功耗水平并不高,所以散热压力并不大。
总体来说,就产品自身来说rtx 2070只能说中规中矩,主要在vr性能和nv捆绑游戏上会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这也是rt光线追踪的入门产品,想要“尝鲜”rt的话这算是基本的门槛。
由于nv现在每代显卡的定价差别都比较大,所以不能如传统那样把gtx 1070与rtx 2070放在一起对比,这里主要是对比定价上更为接近的gtx 1080。
就现在来说rtx 2070的价格还是有些虚高,相信等待10系列显卡进一步清理库存,rtx 2070会逐步体现出购买价值。
将FPGA灵活应变的计算加速与低时延连接结合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欧菲光重点布局智能汽车领域
劳逸结合,看致态TiPlus5000如何让你张弛有度
电流源简介
基于高频电路中的电感匹配分析
RTX2070评测 尝鲜RT的基本门槛
如何测量天线的发射和接收特性
LED芯片分类
回顾中国零售服务业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手机充电保护是什么原理?
哪个骨传导蓝牙耳机的好、最好的骨传导耳机推荐
2020年歌尔股份占据苹果AirPods总体出货量的35%
虹科案例|奔驰GLS车型LIN氛围灯测试
NRPC微波功率校准套件的特点及应用优势
2.5D/3D封装产业规模2023年整体堆叠技术市场将超过57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CAGR)为27%
51程序如何弄到STM32上
一种面向LTE基站的SOC平台软件解决方案
美军宣布在未来5年投资20亿美元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爱立信IMS全方位推动PSTN网改实施
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全性、速度和成本效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