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希望借助O-RAN实现网络的智能化

近日,由通信世界全媒体主办的“蓝戈沙龙第二十期——5g前夕,o-ran为无线接入网带来新变革”在北京邮电出版大厦召开。
在沙龙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绿色通信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春风博士表示,运营商关于o-ran既有现实的需求,又有理想的目标,希望借助o-ran实现网络智能化,降低网络运维的复杂度,增强对垂直行业的拓展,助力运营商实现技术转型和it、ct融合。
正本清源,重塑行业信心
在o-ran的四大目标(智能、开放、开源、白盒)里,行业关于白盒有很多误解。“o-ran的白盒概念并不是基于x86处理一切的,而是要做开放的硬件参考设计。”关于o-ran的目标,崔春风进行了详细解释,未来o-ran要把基于处理器、加速器等核心芯片的硬件方案做成标准化的参考设计方案,基于核心芯片选型出相应的“公版”参考设计,但是要统一到尽量少的几种典型规格上,避免碎片化,提升产业规模,从而降低成本。所以既要企业间的竞争,也要企业间的合作,促进产业链的繁荣是十分重要的。基站硬件的标准化可以参考国内的天蝎及otii服务器,实现了国内运营商的统一和国内服务器的标准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芯片核心能力可以有多家供应商,硬件有几种方案,软件也有几家厂商提供,软硬件实现解耦,运营商可以自由选择,类似于建设一个货架,把整个产业生态做大,促进产业繁荣。”崔春风表示。
针对宏站和小基站,o-ran的推进思路是不一样的。和宏站不同,小基站的开放化可以先行。在宏站方面,o-ran联盟主要和主设备厂商一起,推进智能化相关的工作,依托整个5g网络的建设和现有大网的结构平台,实现智能化。在小站方面,o-ran联盟重点面向白盒基站,针对垂直行业做一些本地化和个性化的设计,希望能够形成示范效应,形成可以落地的方案,然后逐步推广和应用,同时在o-ran联盟中实现标准化。不同的小站厂商针对特定行业去做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方案,摸索并总结经验,提炼出一些通用的方案或者产品,可以最终形成标准化。
另外,o-ran的研究和设计还会和运营商集采结合起来。类似于现在的3gpp标准,运营商不会再定义一遍,o-ran定义的内容会变成运营商需求的公共部分,这不会影响开放的标准、硬件参考设计或者开源软件。各厂商需要基于这个公共部分,面向各个运营商的个性化需求开发提供额外的定制化部分。
在开源的具体推进策略上,崔春风表示,白盒硬件和开源软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推进策略。o-ran开源软件社区会集成已经成熟的开源社区的部分软件模块,比如:opnfv、onap、tensorflow等,也会在社区下新开发很多跟无线网络协议栈及智能化有关的特定软件模块,o-ran联盟开源社区的目标是构建一个面向o-ran的开源系统,实现一套完整可以工作的软件代码。
垂直行业为运营商带来新机会
如今三大运营商都认为,基于o-ran,能够面向垂直行业拓展新的收入来源、增加网络的灵活性。要想快速满足垂直行业的个性化需求,就需要o-ran这种更加开放的模式。传统的模式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和挑战。另外从小站的角度进行切入是比较务实的,逐步地先探索出来一条正确的、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运营商关于o-ran既有现实的需求,又有一些理想的目标,希望借助o-ran实现网络的智能化,降低网络运维的复杂度,增强对垂直行业的拓展,助力运营商实现技术转型和it、ct融合。
“如果要实现o-ran形成比较好的正向循环,把生态做大,不能只做paperwork,要做一些案例,真正在现网当中做一些方案,真正落地应用,从而带动研究,实现o-ran良性发展。”崔春风表示,现在o-ran联盟正在考虑更好地做解耦测试及系统集成,一步一步推进,把软硬件,包括不同的rru、bbu、cu、du和ric做相应的标准化、测试和集成应用,不断梳理形成行业标准,形成可商用的产品。
“接下来o-ran联盟还要吸引更多成员加入,让更多企业真正从o-ran中受益,也为o-ran发展做出贡献,形成良性循环。”崔春风表示。
o-ran的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智能、开放、开源、白盒。崔春风表示,在这四个方面,运营商要平衡开放的程度和复杂度,这也是需要o-ran工作组深入研究和制订出具体方案。未来希望产业界各方撸起袖子加油干,把o-ran的目标与梦想早日落地实现。

华强聚丰主办2016中国硬件创新大赛于第十八届高交会圆满落幕
关于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旋转传动机构
西香商城系统开发
PT2033H单触控同步NMOS输出IC的特性说明
诺基亚9:跑分网站再现8GB内存简直要逆天
运营商希望借助O-RAN实现网络的智能化
安卓11来了:OPPO手机ColorOS11的12月升级适配计划公布
震撼上市 华为新款MateBook X Pro皓月银惊艳全网
2019年3月我国共向欧盟出口LED照明产品1.99亿美元
电力行业的“晴雨表”
DC-DC同步降压控制器MAX15026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
创新性智能自动化平台PanL进入关键开发阶段,着手广泛部署
无刷直流电动机六步换向概念解析
聚焦STM32Cube.AI和NanoEdge AI Studio,意法半导体边缘人工智能在线研讨会下周开讲
vivo宣布推出全新的RGBW阵列传感器,号称进光量提升160%
中兴通讯推出AI机顶盒
回应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区别
五分钟了解吉利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可满足老人生命体征监测的养老院人员定位系统
基于模型的单目视觉定位的各种特征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