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O的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以及其优缺点分析

gpio的功能,简单说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配置为输入或输出。但是在配置gpio管脚的时候,常会见到两种模式:开漏(open-drain,漏极开路)和推挽(push-pull)。
push-pull推挽输出
输出的器件是指输出脚内部集成有一对互补的mosfet,当q1导通、q2截止时输出高电平;而当q1截止导通、q2导通时输出低电平。
push-pull输出,实际上内部是用了两个晶体管(transistor),此处分别称为top transistor和bottom transistor。通过开关对应的晶体管,输出对应的电平。top transistor打开(bottom transistor关闭),输出为高电平;bottom transistor打开(top transistor关闭),输出低电平。push-pull即能够漏电流(sink current),又可以集电流(source current)。其也许有,也许没有另外一个状态:高阻抗(high impedance)状态。除非push-pull需要支持额外的高阻抗状态,否则不需要额外的上拉电阻。
open-drain开漏输出
开漏电路就是指以mosfet的漏极为输出的电路。指内部输出和地之间有个n沟道的mosfet(q1),这些器件可以用于电平转换的应用。输出电压由vcc'决定。vcc'可以大于输入高电平电压vcc(up-translate)也可以低于输入高电平电压vcc(down-translate)。
open-drain输出,则是比push-pull少了个top transistor,只有那个bottom transistor。(就像push-pull中的那样)当bottom transistor关闭,则输出为高电平。此处没法输出高电平,想要输出高电平,必须外部再接一个上拉电阻(pull-up resistor)。open-drain只能够漏电流(sink current),如果想要集电流(source current),则需要加一个上拉电阻。
老外的理解
常见的gpio的模式可以配置为open-drain或push-pull,具体实现上,常为通过配置对应的寄存器的某些位来配置为open-drain或是push-pull。当我们通过cpu去设置那些gpio的配置寄存器的某位(bit)的时候,其gpio硬件ic内部的实现是,会去打开或关闭对应的top transistor。相应地,如果设置为了open-d模式的话,是需要上拉电阻才能实现,也能够输出高电平的。因此,如果硬件内部(internal)本身包含了对应的上拉电阻的话,此时会去关闭或打开对应的上拉电阻。如果gpio硬件ic内部没有对应的上拉电阻的话,那么你的硬件电路中,必须自己提供对应的外部(external)的上拉电阻。而push-pull输出的优势是速度快,因为线路(line)是以两种方式驱动的。而带了上拉电阻的线路,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去提升电压,最快也要一个常量的r×c的时间。其中r是电阻,c是寄生电容(parasitic capacitance),包括了pin脚的电容和板子的电容。但是,push-pull相对的缺点是往往需要消耗更多的电流,即功耗相对大。而open-drain所消耗的电流相对较小,由电阻r所限制,而r不能太小,因为当输出为低电平的时候,需要sink更低的transistor,这意味着更高的功耗。(此段原文:because the lower transistor has to sink that current when the output is low; that means higher power consumption.)而open-drain的好处之一是,允许你cshort(?)多个open-drain的电路,公用一个上拉电阻,此种做法称为wired-or连接,此时可以通过拉低任何一个io的pin脚使得输出为低电平。为了输出高电平,则所有的都输出高电平。此种逻辑,就是“线与”的功能,可以不需要额外的门(gate)电路来实现此部分逻辑。
图表 4 open-drain“线与”功能
优点
push-pull推挽输出
(1)可以吸电流,也可以贯电流;
(2)和开漏输出相比,push-pull的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低定,不能简单的做逻辑操作等。
open-drain开漏输出
(1)对于各种电压节点间的电平转换非常有用,可以用于各种电压节点的up-translate和down-translate转换
(2)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脚,连接到一条线上,形成“与逻辑”关系,即“线与”功能,任意一个变低后,开漏线上的逻辑就为0了。这也是i2c,smbus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
(3)利用 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 ,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
(4)可以利用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改变传输电平:图表 5 open-drain输出电平的原理,ic的逻辑电平由电源vcc1决定,而输出高电平则由vcc2决定。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低电平逻辑控制输出高电平逻辑了。
缺点
push-pull推挽输出
一条总线上只能有一个push-pull输出的器件;
在cmos电路里面应该叫cmos输出更合适,因为在cmos里面的push-pull输出能力不可能做得双极那么大。输出能力看ic内部输出极n管p管的面积。push-pull是现在cmos电路里面用得最多的输出级设计方式
open-drain开漏输出
开漏pin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则只能输出低电平。当输出电平为低时,n沟道三极管是导通的,这样在vcc'和gnd之间有一个持续的电流流过上拉电阻r和三极管q1。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耗。采用较大值的上拉电阻可以减小电流。但是,但是大的阻值会使输出信号的上升时间变慢。即上拉电阻r pull-up的阻值 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反之亦然。

一种改进型零电压开关PWM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
工控机的接口类型都有哪些
一种模拟人类指纹特征的柔性滑觉传感器
空调电源线怎么接
基于GaN芯片的电源转换方案设计
GPIO的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以及其优缺点分析
人工智能AI在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盘点简介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多电平正交幅度调制系统的设计
新风系统和净化器之间的区别与工作原理
河套IT TALK——TALK 12:编程的技术|艺术|术术 下篇:对着代码解读编程的哲学
感应小夜灯方案的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
ARM携手中科创达成立安创空间加速器 促进智能硬件产业发展
SD NAND 异常上下电测试:确保稳定性、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的关键步骤
Matter 1.1 发布——助益产品和开发者
数字经济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
Aptina推出新款14MP 数码相机CMOS图像传感器AR1411HS
IHI发动机结构和运行原理(常见技术20问)
ALTI UAS推出垂直起降无人机应对特大型火灾
细线路断线原因分析
决胜物联网市场,华为中兴NB-IoT芯片今年上半年正式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