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特尔主要面向开发者和创客的2016年旧金山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上,宝马无人驾驶事业部高级副总裁elmar frickenstein乘坐在宝马i3轿车副驾驶座位,没有任何控制,只用自动驾驶的功能缓缓进入舞台。elmar frickenstein用近乎炫技的方式展示了这辆宝马i3纯电动车的避障功能。
这辆自动驾驶的宝马正是在英特尔的技术支持下诞生的,是地地道道的intel inside。而在idf 16上,很多人印象中生产pc芯片的英特尔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它不断触碰vr、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乃至5g等不同的领域,似乎处处扩张地在每一个前沿技术的领域都持续发力。多元的英特尔让人不禁想问,它的疆界究竟在哪里?
英特尔涉足无人驾驶背后有何底气
这一次宝马展示的自动驾驶技术其实正是无人驾驶的前奏。因为自动驾驶一共分成了5级,1级解放脚,2级解放手和脚,3级解放手脚和眼,4级可以直接目的地自动驾驶,5级彻底拆掉方向盘和油门刹车踏板。到了4级,就能真正算得上是无人驾驶。可以说,自动驾驶是无人驾驶的必经之路。而宝马背后的英特尔,它的核心目标正是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拿下无人驾驶。
英特尔涉足无人驾驶领域并非没有自己的积淀。在今年7月,英特尔就曾和宝马以及智能行车预警系统服务商mobileye签订协议,共同开展无人驾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而在今年4月,英特尔还收购了意大利半导体功能性安全方案厂商yogitech,意图在于强化iot设备及自驾车的安全防护能力。这几项合作基本明确了英特尔涉足无人驾驶领域的主要方向。
从这一项收购、一项合作来看,英特尔的思考维度很高。当其他厂商还独自在自己所在的领域中摸黑探索时,英特尔正在作为产业整合者出现在无人驾驶这个领域之中,它要把整个产业如积木一般慢慢拼接起来。对英特尔来说,它在无人驾驶领域的野心正是想让全世界开发者就基于一个标准架构来创建新功能,为无人驾驶技术标定技术标杆。
而英特尔自身在技术层面上也具备独特的优势,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自身在计算机处理器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它能够为自动驾驶的协作提供一揽子的资源,比如说车内计算,以及云和机器学习解决方案乃至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系统,以及内存和fpga技术,还有人机接口和安全技术。
这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想要真正落地,需要相关的厂商共同合作,在产业链最优秀的厂商的带动之下,共同推动产业朝前发展。也正是如此,在英特尔、宝马以及mobileye宣布合作时,三者的股价纷纷大涨,合作受到资本方的强烈认可。
技术层面的底蕴、产业链层面的合作,这些也正是英特尔的野心和底气。
一辆汽车可以透视更多英特尔的野心
英特尔在idf 16上重点提及的人工智能、vr、5g等技术,这些领域看似不同,其实都是有关未来5-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主流技术,背后需要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半导体芯片领域都能够通吃的厂商。这恰恰就是英特尔。
而且无人车技术,尤为能够透视出英特尔的野心。无人驾驶背后的技术极为复杂,无人驾驶一直被视作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前沿科技,它的复杂在于,这不仅仅是一辆车的行为,而是芯片、传感器、数据传输、数据中心、中央计算平台、传感器集群、云计算解决方案等一整套系统的运作,而且无人驾驶技术真正成熟还要等待5g、物联网的缓慢落地。
它像是一辆16驾马车,16匹马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也正是如此,很多厂商面对无人驾驶像在大海行舟,毫无方向。
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它不但需要在处理器、传感器、云计算等各个细分领域有所积淀,还要能够在这些领域都能融会贯通,打通“任督二脉”。
事实上,纵览整个世界市场和汽车上下游行业,也只有英特尔等少数几家在半导体、通信技术领域积淀深厚的厂商,能够整合无人驾驶的上下游,让中央计算平台、传感器集群、云计算解决方案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逐渐在市场中落地。而英特尔目前已经在和数十家车企的oem展开合作。这对产业的整合面积、力度都可谓是前所未有。
而无人驾驶背后的这些技术,其实和vr、人工智能、5g等技术都是相通的。因为无人驾驶的背后,传感器负责数据收集,它需要5g技术快速普及,为无人驾驶的海量数据构建起数据传输的管道,而大数据和云计算驱动的人工智能,在收到这些技术之后,会完成数据处理分析,并且再通过5g技术下的数据管道传回无人车,给出驾驶的指令。这里面每一台无人汽车每分钟产生的数据40个gb甚至是100gb,庞大的数据需要5g数据来传输,更需要云端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这一整套的技术突破口,其实正是英特尔的技术方向。
说完人工智能、5g,回到vr技术来看,其实也是这个道理。vr在今天不够成熟,其实也和5g等一系列新技术尚未上马有关。虚拟现实由于数据处理量过大,目前的处理器、带宽都不能容纳它展开充分、流畅的数据传输和计算。这背后的瓶颈不是终端厂商可以解决的,它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半导体厂商的手里,需要半导体厂商在5g以及相关芯片取得突破。二者恰恰又是英特尔的未来攻克方向所在。而且英特尔的传感器技术也正在为vr提供更完善且强大的体验。
从无人驾驶、人工智能、5g乃至vr等一系列技术来看,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无人驾驶乃至vr技术,将来都会在5g环境下,在云端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共享计算。英特尔正是希望能够成为一家能够为这些产品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的厂商,作为底层的连接者存在。
不再只是pc厂商的英特尔边界在哪里
今年idf 16上上,表面上来看,今天的英特尔在人工智能、vr、5g、无人驾驶等技术上处处出击,实际上英特尔都是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的计算设备。
如果要问英特尔的边界到底何在?那么可以这样回答:从本质上来看,英特尔的疆界就是计算的疆界。
随着新一轮技术大爆发,半导体产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用英特尔通信设备部总经理aichaevans在自己博客里的话来说,一个针对互联汽车、互联工厂和互联无人机等万物互联的世界正在到来。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正在从过去的pc端之间蔓延到移动端乃至未来更多新的领域,如无人车、vr以及更多终端硬件之上。计算本身的疆界正在不断扩展,从各种智能设备到网络和云端。
说的更直白一些,过去的计算主要在pc上完成,因此英特尔在成为了pc端的霸主,摩尔定律成为了英特尔和世界共舞的心跳声。而未来的计算将扩散到物联网中的“物”、连接性以及云端的整个环节中,它体现在一个个产品之上,如无人车、vr以及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连接这些产品的管道是5g网络,而驱动这些产品和云端展开联系的则是大数据和云计算。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特尔正在从一家pc公司转型为一家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正如今年idf 16的主题为“the future is what you make”一样。英特尔其实正是在利用技术探索计算的边界和未来。
而英特尔ceo科再奇曾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英特尔的未来战略——就是要把英特尔从一家pc公司转型为一家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蓄势待发,未来的产业革命正在来临。摩尔定律正在渗透进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存储和fpga的未来计算框架之中,而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应得以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一种清晰的良性循环。某种意义上来看,英特尔过去主导的是pc产业的心跳,而未来主导的是计算创新领域的心跳,以此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智能互联的体验。
所以,从今年idf 16的表现来看,英特尔早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个pc厂商,它的疆界几乎已经代表了计算的疆界。
在使用示波器探头探测时,应注意避免这七大错误
AI+5G,能够开启全新的XR体验
A40i 平台-华为-ME909S-4G 模块的移植应用
什么是网络钓鱼
旧金山AR眼镜生产商ODG计划于2019年1月进行资产出售
IDF16大秀自动驾驶/人工智能 英特尔的计算疆界在哪?
新思科技与达索系统通力合作,打造业界首个整体照明设计平台
深度学习仍缺乏科学理论根基,会碰到发展壁垒
再创历史新高,上汽集团11月销售新能源汽车超15万辆
什么是汽车的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
全视通智慧手术室物联辅助系统斩获“金如意奖”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发布了5G试验型终端第二批次的集采公告
汉语言处理包 HanLP 1.6.4 发布,优化新词发现
xCloud服务将使Xbox玩家可以在移动设备上玩游戏
半导体一周要闻
坚果Pro3手机不支持5G网络,将搭载Smartisan 7.0系统版本
索尼手机Android 10升级计划,最早年内可实现更新
不同的高频应用场景有适用的“介质+铜箔”组合方式
荣耀9发布会回顾:荣耀9发布,胡歌代言,四大超实用功能,2599元,不贵值得买
DC/DC和LDO电源的差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