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LIBS成像技术研究纳米颗粒在单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作为一种常用的元素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在材料、地质和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受衍射极限和透镜像差的限制,难以减小采样点,因此,长期以来libs很难在微观世界领域发挥分析作用。
为此,厦门大学杭纬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纳米激光探针( nano laser probe, nlp)的双束脉冲libs成像方法。具体实验装置如下图,首先通过带透镜的光纤引入第一束飞秒采样激光做解吸附,在获得纳米尺度的剥蚀弹坑的前提下,使用第二束纳米激光增强光谱发射。通过双束脉冲激光的发射增强,可获得直径小于500nm采样弹坑的光谱信号。
为了获得最强的光谱发射信号,该课题组对压力、脉冲间延迟时间和emiccd探测延迟时间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过的实验条件下,可视化了自制al网格样品、sim芯片和单细胞内的纳米粒子的化学分布。
al 网格和sim芯片上数字的纳米级成像
其中, 单细胞成像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libs在组织成像中的应用已有报道,但由于灵敏度和分辨率的限制,其在单细胞成像中的应用仍处于空白阶段。
该课题组首次使用nlp双束脉冲libs成像技术直观检测纳米颗粒在单个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该课题选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和inp纳米颗粒进行了研究。
单个细胞内inp纳米粒子的纳米libs成像
如上图单细胞纳米成像中b和d所示,细胞内可以检测到in信号,且in的分布与溶酶体( lysosomes ) 的位置基本一致。
基于这一结果,可以验证细胞-纳米颗粒相互作用的模型: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并驻留在细胞内溶酶体中。
在上述nlp双束脉冲libs成像系统中,通过特励达普林斯顿仪器的sp 2300光谱仪采集光谱,并通过光谱仪上的emiccd对探测延迟时间进行精准调节。
pi-max4 系列
pi-max 4® emiccd(iccd)系列相机可以极大地提高成像和光谱的时间分辨率。pi-max 4® 系列具有优越的性能和灵活性。 通过pi-max 4的内置精确定时发生器,可以精确控制增强门控的宽度和延迟,此外,syncmaster功能能够控制相机与各种外部设备(如脉冲激光器等)同步。
10,000 spectra /second
极限的灵敏度
高的线性度 @ emiccd


云端未来携ARM云计算解决方案亮相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FPGA相关技术人员,没有中年危机?
一表双芯:传统钟表行业迈向智能时代的关键一步
萨科微slkor推出光耦SL601,积极做好国产替代
安世半导体恒定电流LED驱动器介绍 经济高效、可靠
采用LIBS成像技术研究纳米颗粒在单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
《四期EMC 特训营》开课倒计时19天!
华为“达芬奇计划”:AI技术为智能手机赋能,进军人工智能市场
什么是变频电机有什么好处
血糖仪语音芯片NV040C,内置MCU,支持功能定制
借力虚拟仪表控件 手机、平板实现远程量测/控制
巨鼎医疗布局影像AI生态,打造轻量级区域影像云平台
新一期超算排名AMD和英伟达霸榜
基于TPS5430和MAXl674的智能充电器
C++到底适不适合桌面软件开发C++的应用方向和发展分析
电源管理芯片公司前十
华为和中兴已被禁止向澳大利亚提供5G技术
新一代iPhone全新Nano SIM卡设计曝光
分析和管理电源噪声和时钟抖动对高速DAC相位噪声的影响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描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