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链会是一场新的革命吗

ok、火币近期终于上线了公链测试网,从两年前就开始预热的大戏,在近期拉开了帷幕。
交易所做公链始于币安,跟随者众,其中就包括同为三大的 ok、火币。
币安公链上线已近一年,ok 和火币终于赶了上来,至此三大交易所又站在了同一个赛道上,只是币安已经带着币安 dex 抢跑了一年。
三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已成了吃不完的瓜,币安、ok 撕的火热,火币虽不参与撕逼,但在竞争上却也从没落下过。
在 ok 宣布公链测试网上线,以及打出销毁 7 亿 ok 币这一王炸后,火币没隔几天打出了同样的王炸,可见交易所间的竞争是常态化的你追我赶,没有哪家敢有丝毫松懈。
今天探究一下三大交易所公链的异同,以三大为例在最后探讨一下交易所公链可能引发的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革命。
一、交易所为什么都要做公链?
marco de rossi 在2月份发布了一篇文章《the gluing manifesto》(粘合宣言),刘毅老师对其进行了翻译,并做了序,在序中刘毅老师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并做了回答:
如果没有中心化交易所,今天加密资产总市值会是多少?就我个⼈看法,也许是现值千分之⼀,也许是零,所以最好别盼着中心化交易所在地狱中燃烧。axitrader返佣http://www.kaifx.cn/broker/axitrader.html这个观点我深表赞同,在加密货币的发展历程上,无法抹去投机、炒作带来的价值,如果没有中心化交易所的出现,这些价值很难实现。
中心化交易所贡献甚多,但他们也攫取了行业内绝大部分价值,是站在区块链食物链顶层的猎食者。在区块链这个黑暗丛林内,也只有黑客能够偶尔从交易所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交易所们不仅有用户、还特别有钱、更有用户存在里面的海量资产,这让他们拥有了巨大的权利,但没有谁能够监督交易所,由此造成了交易所的权利膨胀。
权利太大了,又没有人监督,这就有很大的问题:
交易所频繁被盗,真被盗以及假被盗不重要,大多都是用户承担损失;
交易所无限筹码坐庄,有或者没有不重要,用户认为你有随意坐庄的能力;
交易所不断插针,是否故意插针不重要,用户认为你有故意插针的倾向;
交易所挪用用户资产,有没有挪用也不重要,用户认为你很可能有挪用。
用户的猜测也并非都是无中生有,事实上在一个没有监管的金融领域,有权利的机构做出一些操纵市场、挪用用户资金这样的事,实在是毫不稀奇。
用户与中心化交易所之间的不信任越来越深,v神甚至发出了“中心化交易所都应该尽早下地狱”的言论。
如不谋求改变,中心化交易所只会越来越污名化,品牌也越来越廉价,随着技术的演进,可能最终会被用户抛弃。
作为区块链食物链顶层的玩家,自然不甘心如此下去。从币安开始交易所纷纷布局公链,且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中心化交易所,要先革自己的命!
除了革自己的命之外,公链同样是区块链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谋求未来更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交易所们想要做的。
但不同交易所公链的侧重有所不同,今天来看看币安、ok 、火币们做的公链都有些什么特点。
二、三大交易所公链对比
1、binance chain
binance chain 的设想目前看是比较简单的,专注于加密资产的募资、发行与交易,是一条相对垂直的公链,核心依然是币安最擅长的交易。
相比大多数公链做大生态的构想,binance chain 显得想象空间不足,不够性感。
虽然 dex 在加密世界极其很重要,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但可以想见的是基本所有的公链都会包含 dex 。交易所公链更是不会放过,在交易领域具有优势的,并非只有币安一家。
binance chain 的专注可以助其快速积聚实力,更容易建立优势,但业务范围过于狭窄,天花板明显。且交易场景壁垒属性不强,虽然交易具有网络效应,但很明显dex 领域不可能被币安一家独霸,无法依托先发优势形成强力壁垒。
币安支持 binance chain 发展的一大杀招是免费上线币安主站。在binance dex 上数据表现比较好的币种,有机会免费上线币安主站,这个大招吸引了大量项目在 binance chain 上发行代币通证。
截止到3月5日,区块链浏览器显示 binance chain 上已经发行了180种代币通证,这个成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binance chain 基于 cosmos 开发,目前不支持智能合约,这也符合其专注交易的特性。但其实并不能排除 binance chain 以后不会扩展到交易场景之外,单点突破有利于积累优势,但多面开花的大生态,更容易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更深的护城河。binance chain 并没有理由放弃建立大生态的构想。
binance chain 验证节点并没有公开申请的渠道,官方文档对这一点有所说明:
最初的验证者是从 binance 社区受信任成员中选择的,并且随着 binance 区块链和生态系统的成熟,最终将扩大到更多成员。其实可以理解为验证工作都是币安在做,或者币安信任的机构在做。binance chain 未开源,目前只有 11 个验证节点,出块速度为 0.5 秒。
从 binance dex 的交易体验来看,操作有延迟,但不到2秒,没有明显的等待感,不会有使用其他 dex 时,想把电脑或手机砸了的冲动。但是 binance dex pc 端登录体验并不友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binance chain 使用链上治理,bnb 持有人可以发起提案,但只有验证节点可以参与投票,1/2 的投票赞成视为通过,1/3 的投票强烈反对,提案将被拒绝。验证节点并没有开放,所以治理这个事还很早。
在 binance chain 发行代币通证需要 500 bnb 手续费,单个代币最大供应量 900亿。
综合来看, binance chain 现阶段是一个比较中心化的链,验证节点较少,且没有公开申请的方式;不支持智能合约,主打交易;出块速度0.5秒,速度较快;binance dex 延迟感不强,体验较好;目前链上已发行180种代币通证,数量较大;治理目前基本没有;支持网关式跨链。
2、okchain
okchain 近期宣布了测试网的上线,同步上线了测试网的 dex,毫无疑问okchain 也是一条金融公链,且也是从 dex 切入。
okchain 对自己的定位既不是追求去中心化的公链,也不是追求高效率的联盟链,而是与 libra 模式类似的,以多家机构的商誉为背书的面向 c 端用户的区块链项目,自称之为商业链。
从字面理解看,okchain 是以商业、盈利等为主,偏向实用主义。
从 okchain 公布的五大生态方向来看,其范围涵盖稳定币、dex、defi、智能合约、跨链多个细分领域,是一个典型的金融公链,包含其 okex 主营的交易业务,但又不仅仅是交易业务。
okchain 和 binance chain 一样,都是基于cosmos 开发,okchain 使用 pos+bft 共识算法,获得投票数最多的前21个节点作为验证人,投票可以获得收益。okchain 目前平均出块时间 2.54 秒,未开源。
okchain 上将会发行 okt 作为公链代币,采用通胀模型作为节点奖励,验证人当选的基础条件是抵押 10w okt,此外验证人还需要是社区积极成员。
从 okex dex 的交易体验来看,交易延迟感较强,平均有4-5秒的延迟,使用体验较差,但考虑到刚刚上线,操作延迟可以理解。
okex dex 后台界面如图,下半部分首先展示的竟然是交易记录,看起来蛮奇怪的。
okex 账户内有超过10个okb才可以申请测试币,ok 为了增加 okb 的使用场景也是操碎了心。
okchain 采用链上治理,发起投票需要持有 okt,okt 持有人均可参与投票,如果 okt 持有人不单独执行投票操作,持有人委托的验证节点默认可以行使用户的投票权。
综合来看,okchain 是一条金融公链,侧重商业,其对自己的定义为商业链;业务范围涵盖稳定币、dex、defi、智能合约、跨链多个细分领域,范围广泛;使用 eos 类似的治理模式,但对于验证节点的选择可能会更中心化一些,在去中心化程度上会稍有不足,但在治理上会更简单一些;平均出块速度2.54 秒,速度一般,okex dex 交易体验延迟感较强,使用体验较差,但应该有优化空间。
3、huobi chain
huobi chain 测试网于2月底上线,huobi chain 的亮点除其技术是原创外,合规公链以及“监管节点”的提法也让人耳目一新。
火币和公链 nervos 合作开发出了 huobi chain ,在虚拟机、智能合约编译器、共识协议、消息签名、跨链协议、资产管理系统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自主研发,相比其他交易所公链基于其他基础链生成公链的做法,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国产公链技术实力的提升也有不小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开发出最为适合的技术架构,具有更强大的灵活性、适应性。
huobi chain 定位于金融公链,支持智能合约和跨链,重点会发力于金融衍生品场景,比如 defi 。最终是要建立一个开放金融市场。
huobi chain 一个主要特点是主侧链架构,子链可以为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如更高的性能、更好的合规性等。主侧链架构可以认为天然支持跨链。
从 nervos 联合创始人、火币公链开发团队的负责人吕国宁最近的一场访谈来看,huobi chain 重点发力的场景会是 defi 。
且火币在 defi 领域早有布局,火币在以太坊上发行的 hbtc,最近在 defi 圈讨论不少,hbtc 白皮书也浓墨重彩地介绍了 defi 的发展前景及巨大潜力。hbtc 被解读为火币进军 defi 的先头部队,并且已经在 defi 圈打开了一些市场。如果有小伙伴使用过火币钱包,一定也知道火币钱包对 defi 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
huobi chain 已经开源,出块时间固定有两个时间,分别是1秒和5秒。但测试网上线仅一周时间,关于治理、节点、资产发行等方面的细节均未公布。
关于 huobi chain 拥抱监管的行为,引发了不少质疑。很多区块链人士标榜无政府主义,认为开发产品应以追求抗审查为主要目标,但实际上区哥一直认为没有监管的金融领域很难获得大量用户,也很难扩大规模。
不说财帛动人心产生的风险问题,对大众使用产品造成的阻碍,就说一个抗审查的、不被主流体系认可的系统,有可能被大众普遍采用吗?
基本没可能。
从去中心化理想主义看当然应该追求绝对的去中心化,但从获取海量用户,最终获得巨大市场的实用主义来看,拥抱监管可能更为明智的决定。
以下是三大交易所公链对比图:
三个公链看完了,大家都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讲讲为什么要研究这三个交易所公链。
三、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撕裂
中心化交易所承受了加密世界大量的怒火,以及对立情绪,去中心化系统看不上中心化系统,尤其看不上中心化交易所,当然还有usdt。
usdt 作为行业内使用最广泛、体量最大的稳定币,大多数已经迁移到了以太坊网络,但你很少能看到支持 usdt 借贷的 defi 产品,usdt 在 defi 世界就像个不入流的小弟,毫无排面可言。
在我看来追求绝对的去中心化是一种理想主义,有理想当然很好,但倘若只会仰望星空,而不会俯瞰大地,这就很不接地气,就很危险。
理想要有,现实同样不能忽视,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对立、厮杀,并不能让去中心化产品变得更好用、更普及。理想很性感,但现实很骨感。
中心化交易所被骂了那么多年,却活的越来越好,现在还要进入去去中心化领域与你近身厮杀,争抢那仅有的、稀少的用户,该怎么办?
不否认去中心化拥有巨大潜力,但去中心化系统也许更应该考虑的,是《the gluing manifesto》开篇说的,如何让中心化系统更好的帮助去中心化系统进化?
如果能够让中心化系统赋能去中心化系统,以中心化系统拥有的海量用户、资产,给去中心化系统导用户、导资产,同时能够给交易所用户提供去中心化的、费率更低的借贷、理财服务,对于去中心化协议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帮助?
假如火币使用 compound 协议搭建去中心化的理财、借贷服务,会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可能大型交易所不会愿意,但有没有可能从一些没能力提供比较好服务的小交易所入手?即使现在不能成功,有没有可能去做一些尝试、努力,让中心化、去中心化系统能够互相赋能?
再比如 nervos 联合创始人、火币公链开发团队的负责人吕国宁在访谈中说的,交所做的 dex 在流动性方面要比 uniswap 这种流动性比较浅的社区项目靠谱的多。如果有大交易所站出来做 defi ,就有非常大可能解决 bzx 类似的攻击事件。
如果 bzx 事件,是在 binance dex 进行的砸盘,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
如果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线段的两端,中心化正在尝试向走向中段。
遵从实用主义的交易所公链们,或许会创造出为去中心化系统赋能的全新方案,会给加密世界带来不一样的火花。
也许以后基于 huobi chain 开发的借贷协议能够直接在火币使用,用户既可以享受到去中心化、低利率的借贷服务,也无需忍受 defi 极高的使用难度。
假如这个设想实现了,会发生什么?
你会发现已经没有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界限,中心化系统的用户、资金可以无缝切换到去中心化系统,这一行为会促使去中心化系统快速爆发,形成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生态。即使去中心化系统无法无缝切换回中心化系统,但已经拥有了一个如此巨大的生态,这还重要吗?
binance chain、okchain、huobi chain 是这个领域内最强的三个参与者,他们最终是能够引领下一波发展潮流,还是只是一个平庸的公链,我们拭目以待。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界限消失的时代,或许正在来临。


你的物联网流量加密了吗
魅族16s配置曝光搭载骁龙855处理器电池容量为3540mAh
微服务及技术栈介绍
曾因阻击紫光展锐被骂,如今变卖技术资产,联芯科技退出手机芯片业务
小米MIX:“无三防 屏幕过大” 小米6或将是块“玻璃”?
交易所公链会是一场新的革命吗
鸿蒙系统何时发布 它是一个怎样的系统
荣耀正式发布今年首款新机——荣耀V40系列
下游客户需求旺盛 威迈斯IPO上市强化自动化生产能力
微软将在雅典建立数据中心,旨在援助希腊经济恢复
迎接4K视频盛宴,MHL3.0凶猛来袭
H1出货量约为6GWh 户用储能竞速升级
比小米MIX惊艳!这或许是最期待2款全面屏手机
北京“1+5”政策构建新业态新模式
FP7209-双色温补光棒
如何根据温度使用Arduino控制家用AC设备
63亿美元减记!东芝核电业务亏损严重 董事长引咎辞职
PowerPCB手工布线与自动布线的设计规则说明
亚马逊云科技re:Inforce 2023全球大会即将开启
量旋科技努力在超导量子技术上取得突破 明年或将发布的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