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影像能力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选择一款手机的重要理由。我们对手机影像有更高的期待,比如更快的拍照体验,让“看到”马上“拍到”。各大手机品牌也将“快”作为重要的能力。
就拿小米最新旗舰的小米12 pro来说, 主打“快,更稳”,指的即是相机上的新突破,号称拥有疾速影像。从启动相机到快速对焦,无论是白天还是暗光环境,小米12pro拍摄成像都更迅速。哪怕是相当昏暗的暗光场景,几乎按下快门就能出片。
小米12pro的疾速影像如何炼成?评价一款手机摄影能力,永远不要孤立地看传感器。
评价一款手机摄影能力,永远不要孤立地看传感器。移动影像发展经历了拼像素、拼摄像头、拼传感器尺寸阶段,但手机摄影是一个端到端的协作系统,从镜头(lens)、图像传感器(sensor)、图像处理器(isp)到后端ai算法,层层协作才能打造优质影像表现。
从成像过程来看,光线从镜头进入,要先经过图像传感器的光电转化,然后交由手机soc中的isp图像处理器,最后存储为视频或图片格式。其中,传感器负责采集光线,所谓“底大一级压死人”即表明传感器进光量对影像表现的重要作用。图像处理器isp主要负责对前端传感器输出信号做自动控制和后期处理,调整像素坏点、黑电平、镜头变形、亮度、色度等,通过算法提升摄影效果和体验。
作为小米的高端旗舰系列,小米12 pro之所以能够实现拍照速度的飞跃,离不开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影像能力提升,骁龙8将拍照通路,从捕获、处理、存储到成像的过程,时间缩短了一半,速度提升了两倍。
18-bit是骁龙8影像技术飞跃提升的关键词。骁龙8配备的qualcomm spectra isp是首个支持18-bit isp的智能手机isp。事实上,18-bit已经超越了许多专业相机的配置,带来色彩和光线数据捕捉的巨大飞跃,不仅能提供更大的数据通路以捕捉更多数据,还能够更快地进行拍摄。
18-bit isp的强大体现在像素吞吐能力上,能够实现每秒捕捉32亿像素,与前代相比速度提升19%。每秒32亿像素,意味着单个摄像头可支持以以30fps捕获1.08像素的画面,或支持三颗摄像头每颗分别以30fps捕获3600万像素的画面。甚至,你按下快门的一秒内,即可捕获240张1200万像素画面。
此外,18-bit isp的管线能够提供更宽的数据通路,也就是一次并行传输的数据更多,提升了在更高曝光范围内融合多幅图像以提高照片和视频质量的能力。这也是搭载骁龙8的旗舰手机能够拍得又快又好的底层原因。
骁龙8顶级移动影像能力不是一天练成的
影像的修炼,是一条逐步攀升的路径,其中有无法被跨越的技术沉淀和用户体验摸索。顶级移动影像更不是一天练成的,往往需要几代产品的打磨。一直以来,骁龙移动平台凭借一系列在移动端首创的影像特性,帮助手机品牌将影像体验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比如,骁龙845率先在智能手机上支持4k hdr视频拍摄。4k视频显示清晰,而hdr能够捕捉超过十亿种色彩。骁龙865率先在智能手机上支持8k视频拍摄。超清晰的8k视频每帧会显示3300万像素。骁龙888系列旗舰芯片首创三isp设计,以及骁龙8开创性地实现从14-bit isp升级为18-bit三isp。
顶级移动影像:不看参数,看高清、高动态、高画质、全场景的体验
或许3个isp等硬件规格会有被复制、被超越的可能,但顶级影像体验很难通过简单粗暴的参数堆叠来实现。就像每辆汽车都有四个轮子,但驾驶性能和操控体验有差异,这和不同汽车品牌在发动机构造和内部细节打磨投入都有关系。骁龙8顶级移动影像的打磨,从来不只是规格参数升级,更多是基于用户体验的打磨,围绕高清、高动态、高画质、全场景等领域持续进阶。
在全场景影像能力上,骁龙8针对超广角、暗光夜景、人脸拍摄等均有技术升级,以支持图像质量提升。比如,超广角几乎已是手机的标配镜头,但一方面色差和畸变等缺陷影响照片效果,另外拍摄体验并不那么友好。你需要手持摄像头进行横向移动拍摄,且需停留片刻等待多张照片拼接为一张。
高通研发团队开发了先进的摄像头解决方案,同时结合全新spectra isp,能够拍摄类似全景图像的画面,即拍摄一次便可获得无畸变且达到极宽的140度视场的照片。同时,骁龙平台还加入了一个专用引擎,为超广角镜头提供增强特性,能够实时校正畸变,让照片和视频以十分完美的形式呈现。
骁龙8的高端移动影像体验引擎:以硬件生态技术合作,引领影像体验提升
手机摄影是一个端到端的协作系统,前端镜头模组、传感器等硬件生态的每一项新技术和新变化,都对后端的isp内部管线提出新的软硬件调整,以达到更高的图像质量、实现更多影像特性。高通和索尼建立联合实验室,深入了解图像传感器的设计,以便传感器能够充分利用骁龙移动平台的spectra isp管线,一起把专业品质图像提升到全新水平,共同引领移动影像生态的全新用户体验。
可以看到,骁龙移动平台做影像是认真的。骁龙8给了各大手机厂商拼拍照的底气,帮助手机品牌将影像体验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期待未来有更多芯片平台能够跟上,不断打磨芯片底层的影像能力,迎来手机摄影新时代。
软银又宣布了与Iris Ohyama的最新合作
通勤用哪款蓝牙耳机好?适合通勤用的蓝牙耳机推荐
如何通过讯维无缝切换矩阵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
气象探空仪中的数字压力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
宁畅定制液冷方案让服务器倍享清凉
小米12 Pro的疾速影像如何炼成
状态滤波器动态特性实验
什么是框架技术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深度 10909 米!
无人超市让RFID技术迎来了第二春
光纤跳线OFNP、OFNR阻燃等级
电信基础设施积极扩展正在驱动当前的传感器市场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无锡物联网集群企业凝聚在一起
恒大与广汇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大众发布商用货运厢式概念车
ADC的不均匀特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天马微电子惊艳亮相第25届高交会
英飞特助力国家体育场场馆景观照明系统升级改造
苹果新专利曝光:可折叠屏iPhone指日可待
长安汽车:搭载“中央+区域”环网架构新车预计明年量产上市
爆MacBook出货规模大,5nm A14X处理器加持,性能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