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基于电穿孔的皮肤高效核酸递送方法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2863)和北理工创新人才科技资助专项(国家优青培育项目)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生命学院黄渊余课题组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研究院、医信交叉研究中心李志宏课题组合作,在柔性电穿孔芯片介导核酸药物体内递送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生物医学1区杂志《治疗诊断学》(theranostics,影响因子8.766),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文章。黄渊余与李志宏为共同通讯作者,黄渊余为首要通讯作者(lead contact)。
图1 研究工作被选为封面文章推介及工作示意图
基于小干扰rna(sirna)、dna核酸的基因治疗是继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后的下一代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方向。rna干扰从机制上几乎可沉默任意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从其发现到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仅历时8年;基于dna的基因治疗则可通过外源导入目的基因纠正基因表达缺陷或异常,或表达抗原制成疫苗。但是,该类核酸物质的应用与药物开发面临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的体内输运的关键科学问题。皮内或皮下给药是临床常见的施药方式,由于皮肤的可及性和临床与组织学上的安全性,以及易于监测与评估,对上述核酸物质(药物或疫苗)进行透皮给药是一种重要的、颇具临床应用前景的给药方式。但是,由于皮肤结构复杂,且具有良好的保护性,核酸分子如何有效穿透角质层进入皮肤细胞仍是各类核酸物质(生物分子)应用的主要障碍。
黄渊余课题组与李志宏课题组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电穿孔的皮肤高效核酸递送方法,该方法结合医疗美容领域的微针滚轮与柔性插指电极芯片(flexible interdigitated electroporation array, fiea),实现了核酸分子在皮肤组织的高效输运,进而实现了目标基因表达的精准操控。研究者首先利用微针滚轮在小鼠皮肤组织建立微孔道,促进电穿孔缓冲液或核酸溶液渗透到组织中,在皮下形成纵向的液体微电极,接着使用柔性电穿孔芯片覆盖目标区域的皮肤组织,应用低电压(50v或70v)的脉冲刺激,即可通过柔性电极和液体微电极在皮下产生较均匀的脉冲电场,促使核酸分子穿过角质层、进入皮肤细胞,实现基因表达或沉默。利用该策略,研究者成功地在正常小鼠皮肤上实现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的表达,以及通过电转sirna有效抑制了皮肤组织中靶基因的表达。相较于未使用微针滚轮辅助的单独柔性电极电穿孔,该联合策略在效率上具明显优势,并降低了电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同时,该药物递送策略有望用于其它生物大分子(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元件、多肽、蛋白等)的透皮递送,有望用于皮肤局部疾病的治疗,或其它部位疾病的疫苗防控等领域。
图2 微针滚轮结合柔性插指电极芯片用于核酸分子体内输运的技术路线及结果,(a)微针滚轮及柔性插指电极实物图、电场模拟图,以及该电穿孔策略的操作步骤;(b)rfp、sirna电穿孔后小鼠活体成像结果;(c)rfp、sirna电穿孔后定量分析结果;(d)sirna介导皮肤中靶基因的表达沉默

SCADA:MDS电台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对电力进行控制和采集
GNSS高精度定位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分析
小数N分频锁相环应用优缺点分析
报名倒计时!EMC专家郑老师的超强实战案例合辑 | 深圳3月24-25日《产品EMC设计分析与风险评估技术》即将开课
骁龙835和a10谁强谁弱_高通骁龙835和苹果a10对比
一种新的基于电穿孔的皮肤高效核酸递送方法
AI赋予公共交通更多可能
人工智能时代的预测之术可以干嘛
音频蓝牙语音芯片,WT2605C-32N实时录音上传技术方案介绍
微信小程序现“逆流” 连接线下需要耐心
单片机入门教程第21课-串行接口
国产低噪声高精度24Bit ADC模数转换器芯片
光电液位传感器的优缺点
什么是PCI Express协议
肖特基二极管不同封装的功能
5G时代下语音技术将成为下一代颠覆者
苹果App Store涉嫌垄断,市值蒸发1197亿美元
8亿美元创下韩国反垄断罚金记录!苹果、英特尔支持裁决
超级电容环保吗?超级电容环保是真是假?
雪佛兰发布的全新Traverse-Redline版配置如何?预计年底在中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