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买电视就是要买看起来很爽的产品,但怎么界定这个“爽”字?大部分人所知的是屏幕要够大,再近一步就是分辨率要够高——在这个4k分辨率逐步进入寻常家庭的时代,这两者已经不是选购屏幕类产品的大问题了。
量子点屏幕的产品大肆来袭,厂商媒体纷纷宣称它能干死oled电视,而且成本还低了一半有余。连名字听起来都这么牛叉的屏幕是否已经达到我们心目中“爽”的定义呢?
传说中真正的“爽”是要画面看起来足够鲜艳,一眼望去就满心欢喜,亮度和对比度参数自然也是越高越好了。真正能够满足“爽”要求的oled电视还处在天价阶段,如果不是土豪到挥霍数十数百万不是问题,oled电视堪称贵族产品。但就在这两年,尤其是今年的ces展会,一种叫做量子点屏幕的产品大肆来袭,厂商媒体纷纷宣称它能干死oled电视,而且成本还低了一半有余。连名字听起来都这么牛叉的屏幕是否已经达到我们心目中“爽”的定义呢?
最大亮点就是看起来“艳”得多
在探寻量子点显示技术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传说中的量子点屏幕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直观体验的提升——各厂商目前完成量子点屏幕的手法虽有差异,但宣传重点都是突出此类屏幕的“色域”更广,或者说饱和度提升显著,这项指标甚至可以比oled还要出色,同时伴随介绍功耗更小等特性。
常听厂商说“色域”一词,那么究竟什么是色域?色域广了,看起来又有什么不同呢?人眼在自然界看到的颜色广度和多样性,即便是发展了这么多年的屏幕技术也难以达到,也就是说现在的屏幕根本无法表现如此多样的色彩。用通俗的话来讲,屏幕所能显示的色彩范围,比如最红红到什么程度,最绿绿到什么程度,即是这块屏幕的色域,也可以叫色彩空间。
1997年,微软与惠普、epson等公司联合开发了一个彩色语言协议,即我们现在熟知的srgb,这就是一个色彩空间,可以表示显示、成像等设备达到的色域究竟有多广,它的色彩取值区间就是上图三角形区域标定的范围。我们现在所用质量还不错的许多pc显示屏,包括在手机界翘楚的iphone屏幕,色域都是基本做到100%覆盖srgb,也就是显示的颜色广度与srgb一样。
(srgb与ntsc色域的对比)
但实际上,srgb是个很窄的色彩范围(真的要怪微软),所以除了srgb以外,还有类似adobe rgb、prophoto rgb(传说中的色彩空间之王)、ntsc之类的色彩空间。如今在厂商宣传中被用得比较多的是ntsc色彩空间,它的范围比srgb广了很多,一般可以说srgb的色彩范围仅有ntsc的72%(所以魅族才说魅蓝note屏幕覆盖72%ntsc)。
传说中价格爆炸的oled电视,色域据说能超过ntsc的范围,oled屏幕比普通lcd屏幕的优势之一也就在这里;而量子点电视的色域则据说可以超过现在的oled电视(前不久发布的tcl量子点电视h9700官方称其色域为110%ntsc)。
色域的提升,在不做调校(以及没有色彩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带来观感上的最大差异就是看着“艳”了很多。早年三星的amoled屏幕(oled屏幕的一种)的手机就表现出了这种特性,由于市面上的绝大部分图片本身就是针对srgb标准所制的,在amoled屏幕上看就艳得感觉在滴油。三星后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有意进行控制。
但索尼的认识和三星不一样,索尼曾经在宣传视频中谈到,人类大脑记忆倾向于将某件事物表现得比实物更鲜艳,比如你去朋友家做客看到一把蓝色的吉他,回家后你回想时,记忆中会刻意将这把吉他变得更蓝更鲜艳;不过另一方面某些经验性质的色彩则会趋于稳定,比如人的皮肤色彩,记忆不会将之做过饱和处理,所以索尼倾向于在显示设备中对人体肤色的调校趋于正常,但对其他色彩则趋于夸张。
(xperia z3就用上了量子点屏幕)
这也是索尼敢于为xperia z3这样的手机直接配备超过130% srgb色域指标屏幕的关键所在——而xperia z3也是市面上少有用上了量子点屏幕的手机产品,在用xperia z3手机的小伙伴应该能明显感觉出自己的手机屏幕色彩表现极为艳丽,甚至达到三星galaxy手机专业模式的程度,足见量子点显示技术能够带来的这种变化。而且这种色彩对人眼而言是讨好的,量子点技术自然就有市场。
量子点屏幕的本质是换背光
要了解量子点屏幕究竟和oled屏幕比起来如何,我们还是得先知道量子点技术的本质。传统的lcd液晶屏幕有背光,这个背光位于相对靠下方的位置,用于照亮整个屏幕。背光有很多种方案,其中一种是背光就用rgb-led,即蓝色、绿色和红色三种led。
但这种方案的成本实在是太高,所以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一种叫w-led的(白光)背光方案,一般为蓝色led+黄色荧光粉,得到白色背光——至于屏幕显示各种不同的色彩则是通过背光上方的彩色滤光片达成的。目前的绝大部分液晶屏幕都采用这样的背光和显色方案。这套方案的主要问题在于荧光粉发出的光的频谱不是单一的,除了显像所需的红、绿、蓝光外,还有其它杂色光。而且经过滤光片等等复杂的系统后,背光的利用率也要打折扣。
而传说中的量子点显示技术就是对背光方案做出变革:所谓的量子点,可以简单认为是长宽高都在100nm以下的材料(几个原子的大小),这种极小的半导体晶体在激发后可以发光,至于究竟是怎么发光的,那是科学研究范畴,这里不做讨论。比较靠谱的一个结论是,量子点的大小,与其所发出光的能量强度(波长)成正比。也就是说,量子点的直径越小,激发后的光波长越短,也就是颜色偏蓝,直径越大则激发后的光波长越长,也就是颜色偏红。
这样一来,只要控制量子点的大小,也就能让它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了。在理想状况下,如果能将这样的材料应用到屏幕产品中,相比现在的w-led背光,优越性是大大的有,连滤光片都不需要。量子点是单能级结构,每个固定大小的量子点激发后的光的频谱极为狭窄,也就是传说中的纯色,这对精准地控制色彩,达到精确的色彩还原有很大的帮助,且因为色纯度更高,也就能产生更丰富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oled实质也达不到量子点显示技术的理论指标,量子点屏幕的色域范围更广也就不奇怪了。
正点原子开拓者FPGA: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
出售Agilent86108B电模块
从华为云与哈尔滨的三年探路,详解智慧供热的前因后果
中国移动计划全年发展1亿5G套餐用户
一加手机CEO刘作虎表示:将加大对北美市场的投入
趋势or过渡,量子点屏幕真的优于OLED?
寒武纪副总裁钱诚带来《深度学习处理器》
数字化的5G,未来的新布局
利用ESP32 PWM信号控制LED的亮度
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组件应用起飞
宽带调频和窄带调频的简单区别方法
OnRobot推出首款解决方案的软件产品WebLytics,用于协作式应用
数字录像机DVR的性能组成,如何判断其好坏
霉菌培养箱的用途是什么,它的使用说明介绍
任正非圆桌采访纪要
一次搞定开关电源设计时PCB布局关键
商务手机首选:华为Mate10还未发布华为Mate9就再次降价,现在性价比爆棚
基于森国科MCU SPIN的落地扇和循环扇应用方案
亚马逊推出一款黑科技的电视盒子,你可以通过语音让它去执行命令
周鸿祎赚大了,大富科技欲收购百立丰51%以上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