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oppo和vivo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可是风头无量,findx和nex系列的横空出世仿佛瞬间扭转这两家多年以来甩不掉的负面形象,一夜之间成为技术创新的明星品牌。
于是,oppo和vivo也是花分两朵,一支像find系列和nex系列主打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另一支像reno系列和x27系列将成熟的创新力付诸实际。
从findx和nex系列的意义来看,它们都是非常成功的产品线。而新晋的reno和x27是否可以续写辉煌,让oppo和vivo“文体两开花”呢?
外观
oppo和vivo应该算是国内最积极推进正面全屏化的梯队成员,甚至有些激进,以他们两家这么大的用户体量,布局小众的机械结构,无论是故障率、良品率以及使用情况等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对品牌的打击都很严重。探索总有回报,而oppo和vivo赢得的也不止是口碑。于是,原有的r系列和x系列也顺应风向做出改变,oppo有了reno,x27也更潮流。
首先从上手的感觉来看,reno和x27都不是很轻薄,沉甸甸的分量会轻微的压手,加上机械结构占用空间,导致接近9mm的厚度。不过,两台机器的周身圆角一定程度上减缓触觉和视觉的压力,玻璃的质感也比较温润,综合考量手感不至于减分。
机身小幅提升厚度,换来“平整”的背板,得失需要好好考量。去年,findx和nex给年轻的异形全面屏机型们上了一课,效果斐然,彼时的用户还没见过这种既不是宽刘海,又不是美人尖,别说听筒,前置摄像头都不看见的智能手机。
一年之后的reno和x27的答卷如何呢?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不是这两家的旗舰产品,reno和x27依然保留前辈们“无孔-真·全面屏”的优良传统。reno在玻璃盖板和中框之间还是留有空隙传递声音,x27也没有沿用屏幕发声,而是顶部传统的听筒方案,将两台机器翻过身来,焕然一体的“平整”3d玻璃覆盖,细节方面,由于二者的内部构造不同,元器件的摆放也有差异。reno把摄像头、logo和其他文字元素收纳在中轴线上,强迫症用户也可以有平衡的美感。相机模组的下方还有一颗o-dot陶瓷点,微微托起机身,保护镜头,同时防止机器受力向桌面边缘滑动。
x27的后置相机和升降结构共同空间,集中在背面左上方的一条直线上,减少占用其余部分的位置,很巧妙的设计。智能手机的取色在这两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非黑即白,到多彩的纯色,混搭的渐变,直到今天融入细致的纹理,每一步都在刷新大众消费电子产品的美学定义。reno有亮面和雾面两种渐变色,我们测试的极光黑属于前者,深邃之余还有磨砂的质地,不再单纯的迎合时尚,更多的是内敛和稳重。
相比之下,x27的粉黛金稍显复杂,粉嫩的主色调下透露着白金的光泽,并且两种理应泾渭分明的色彩却没有明显的分割,很自然的混合散落的纹路。reno的中框没有选择和x27一致的镜面抛光,中间的部位还有一条切线,不知道长时间使用是否容易积灰。
x27额外有一颗ai按键。接口方面,typec终于成为oppo和vivo中端系列的标配,并且3.5mm耳机接口同样在列。reno的顶部是侧旋机械结构,x27将原本左上角的升降摄像头调到右边。从升降结构的包容性来看,reno要博爱一点,有前置柔光灯、前置摄像头、听筒和后置闪光灯。
升降速度上,x27的在回落时稍有胜出,整体差距不是很大。在大家最关心的防跌落方面,我们模拟机器从口袋中掉出,这时距离地面100cm-120cm左右,让机器自由落地,reno和x27会在跌落过程中弹出对话框,再收起升降结构,收回速度不分上下。在地面和升降结构为第一接触点时,虽然会触发保护机制,还是会有损坏的可能性。
屏幕
屏幕方面,reno是6.4英寸amoled屏幕,2340*1080分辨率,覆盖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支持dci-p3色域和dc调光,经过莱茵低蓝光护眼认证。x27是6.39英寸amoled屏幕,2340*1080分辨率,同样支持广色域。
屏占比方面,reno和x27的成绩非常接近,前者87.7%,后者87.6%,可以认为是同一水准。
reno的手动最高亮度在357nit,强光刺激下有小幅提升,达到377.3nit。x27的手动最高亮度在331.2nit,而强光刺激下升至522.4nit,阳光下的可视性更好。
reno和x27的屏幕都是pentile排列,绿色单个像素面积明显要小一些,可视角度都属于正常可接受范围内,会在极小的角度会出现彩虹纹,平时不易察觉。
在触控跟手性上,x27稍好于reno,慢动作视频的对比中,reno的跟手速度更慢一点,滑动屏幕时画面也有轻微的卡顿感,但是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reno和findx一样,真实的听筒被隐藏在升降结构中,屏幕的开孔只是为了传递声音。x27没有用上屏幕发声,而是普通的听筒。
实测reno和x27的听筒音量在75.8分贝,71.1分贝,基本都可以满足需求。
两台机器均为底部单扬声器,在声音大小方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reno扬声器的最大音量为84.3分贝,x27扬声器的最大音量为82.6分贝。综合来看,无论是听筒还是扬声器的音量,reno都要大于x27。
相机
reno的影像系统相比10倍变焦版,基本是全线阉割,主摄虽然还是4800万像素imx586,但是取消光学防抖,三摄变双摄,其中的超广角镜头也换成500万像素景深镜头,不支持4k/60fps录像。前置相机1600万像素,支持hdr和面部识别。
我们手中的x27和x27pro之间也有差距,后者的200万像素夜视镜头换成500万像素景深镜头,不过主摄和超广角镜头得到保留。这里顺带提上一句,x27有三个版本,最低配置的版本主摄不是imx586,而是gm1。前置相机1600万像素,虽然也有升降结构,却不支持面部识别。
在远近景切换中,reno的对焦速度稍慢,偶尔有略微的顿挫感,x27取景器的流畅度也要好于reno。
第一组宠物样张,vivox27的白皙干净,色彩有些寡淡,解析力也稍弱。reno在色彩表现和细节方面胜出。
reno默认开启炫彩模式,效果类似滤镜,主要提升色彩饱和度,有的时候这种风格更具冲击力,但是控制不好也容易减分。比如花草样张,reno的饱和度过高,中心区域的细节也有丢失,相比荣耀v20的略施粉黛还有差距,x27虚化程度最高。
美食样张也是同理,reno显然用力过度,第一眼看上去还可以,多看几眼,甚至感觉画面食物过于油腻,食欲也随之消失。x27比较正常,荣耀v20介于二者之间。
刚才看的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到了逆光场景,其实reno的宽容度没有超过x27太多,只是高饱和度带来更明显的色彩区隔,荣耀v20比较遗憾,地面阴影的处理不足。
和其他两台机器不同,x27开启ai模式后,可以自动识别人像、并给出拍摄建议,当移至合适的角度后自行拍摄。然而实际表现,x27将拍摄者手中相机进行虚化,人物轮廓边缘也有毛躁感,reno的主次明确,抠像准确,荣耀v20在细枝末节的地方还不够完美。
远景样张中,reno的鲜艳程度要高于其他两台机器,荣耀v20细节的控制上要略微好于x27,但是x27的天空更有层次感。
reno和x27的普通夜景样张都还不错,x27和荣耀v20的亮度更高,但是中心区域的细节稍弱,噪点也偏多。切换至超级夜景,三台机器的亮度明显提高,reno展现出极佳的动态范围,高光和阴影的地方提升不止一个层次,也没有像v20那样有过多的涂抹感。
三台手机都有ai美颜,reno和x27比较接近,前者的天空部分出现过曝,x27稳定输出,术业有专攻,荣耀v20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超广角镜头最近非常流行,因为测试的reno不是10倍变焦版本,荣耀v20也不支持超广角拍摄,所以这组样张我们可以大致看一下有和没有的区别。
三台机器都使用4800万像素的主摄,全像素直出,reno的白平衡好于其他两台机器,x27的对比度和锐化痕迹稍高,荣耀v20的画面略有涂抹。放大来看,x27的字体清楚,但是在树枝部分不如荣耀v20,建筑部分reno的细节也更多,整体还是reno更出色。
后置录像中,reno在大光比环境中的宽容度更高,x27的亮度过高,导致画面发白。防抖效果上,reno、x27和荣耀v20均不支持光学防抖,魅族16s全程顺滑。但在视频对焦速度方面,x27在四台机器中最快也最准确。
换到前置录像,虽然reno带有柔光灯,但不支持前置录像美颜,实属遗憾;荣耀v20的美颜最厉害,反而x27中规中矩。
夜晚录像方面:四台机器的表现都还不错,荣耀v20在镜头移动时会有拖影,亮度也在四台机器中最亮,画面中天空的颜色也略微偏蓝,魅族16s的画面噪点相比其他三台手机要更多。到了极限弱光下,x27的亮度最高,魅族16s在这种情况下的对焦似乎有问题。
小结一下相机,reno和x27虽然不至于五五开,但是在部分场景都有一些优势,比如reno的人像模式和炫彩模式,白天和夜晚的动态范围更广,x27在大多数的时候比较稳定,不会出现过于影响观感的瑕疵,超广角镜头也有更大的创作空间,但是二者在录像防抖上还有待提升。
系统
这两台机器都不是旗舰产品,配置方面在中端的主流水平。reno使用骁龙710,最高8gbram+256gbrom,3765mah电池容量,10倍变焦版使用骁龙855,内存频率有所提升,4065mah电池容量,二者都支持vooc闪充3.0。另外,reno在双频gps、线性马达、液冷散热等方面都有缩水。
x27最低配置的版本使用骁龙675,8gbram+128gbrom的存储组合,4000mah电池容量,18w快充。精英版和以上的版本都是骁龙710,flashcharge闪充的达到功率22.5w。
最新的机器往往和最新的系统搭配才相得益彰,reno和x27系列也用上刚刚出炉的coloros6和funtouchos 9,对界面的改动比较大,coloros6的留白代替分割线,减少信息密度,图标色彩更简洁清淡,动画也进行重新的设计。funtouchos同样大幅增加青春明动的色彩,布局的层次更清晰,内容也更聚焦,图标支持更改样式。
nfc方面,reno全系列支持,隔壁只有x27pro标配。reno系列搭载gameboost 2.0,新的frameboost帧率加速和touchboost触控加速重点解决游戏卡顿和操作不跟手的现象。x27系列集成multi-turbo,整合ai、散热、网络等底层优化,提升游戏的体验。
接下来是一系列无聊的数据。
geekbench:
reno单核1482分,多核5922分;x27单核1841分、多核5934分。
安兔兔:
reno155635分;x27175306分。
androbench:
reno连续读取456.11mb/s、连续写入:199.53mb/s;x27连续读取499.63mb/s、连续写入206.76mb/s。
3dmark:
renoopen gl3.11808;vulkan1739
x27open gl3.11821;vulkan1747
速度测试方面,reno和x27在第一轮对比测试中,相差并不是很大,但是在第二轮中,x27的优势相对明显。reno在运行大型软件和游戏的过程中会封杀后台软件,x27的ram较大,第二轮几乎全部都是热启动,但是在切换时会有卡顿,最后的速度x27更快。
功耗
续航方面,在高强度4小时候之后之后,opporeno剩余电量37%;vivox27剩余46%,4000mah的大电池还是优势明显,两台机器的总体成绩都在我们数据库当中排名靠上。
充电速度方面:reno是5v/4a,最大输出功率20w,完全充满需要70分钟;vivox27是10v/22.5a,最大输出功率22.5w,但完全充满需要90分钟;reno功率更小但是却比vivox27更快充满,原因在于vooc3.0虽然功率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重点优化了充电效率,在最后的收尾也阶段也很快。
总结
这期测试的reno和x27都不是各家的顶级旗舰,在所属的系列中也是中等水平。如果单纯的以产品来看,reno和x27在日常使用中游刃有余,还附带一些吸睛特性,和现货开卖的小米9、刚刚发布的魅族16s、即将亮相的一加7这些线上爆款相比,高配的reno10倍变焦版、x27pro还可以剑走偏锋,普通型号的竞争力还是有点不足。
如今在3000元档的价格,可挑的余地非常大,对于追求均衡、性能的用户,reno系列和x27系列显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为了展示个性,同时对美颜自拍有一定的需求,还不希望拼运气抢购,reno系列和x27系列也许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在各自的系列中,reno只有最高配置支持8gbram,而x27标配。处理器方面,reno都是骁龙710,x27还有骁龙675的最低配,这个版本的充电、相机等多个环节做了删减,不建议购买。值得推荐的是两个系列的中端型号,外观上各有各的美感,配置上reno支持hi-resaudio标准和nfc,x27的ram更大,相机组合更丰富,还用上液冷散热。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reno和x27的优势项目没有重叠和交际,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你的需求。
最后,其实想吐槽的是oppo的营销方式。
宣传初期的卖点,10倍变焦、4800万像素三摄、大容量电池、双频gps、铜管散热、线性马达、骁龙855。合着之前公布的大部分特性都是针对10倍变焦版,发布会后首销时接近两百万的现货难道是reno接近两百万台+10倍变焦版0台?
reno和x27作为走量赚钱的机器为线下铺货做了充足的保障,10倍变焦版和x27pro更多是满足相对小众的用户群体,这都可以理解,只是这种营销方式招来的非议是否侧面说明,消费者更希望看到创新力十足、火力全开的oppo和vivo,而非过去的智商验证机。
得一微电子首次正式展出自主核心存储控制IP系列产品
Acrel-2000Z型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
高端电源监视器LTC4151
创业者如何做好智能硬件第一步规划
车用半导体成为新显学,台积电(2330)、联电忙卡位
新晋的Reno和X27是否可以续写辉煌,让OPPO和vivo“文体两开花”呢?
DSP应用如何让低端设备也简便起来?
农药残留物检测仪可快速检测出农药残留问题
哪一种类型的触摸屏比较耐用?
正激变压器在开关管导通和关断时次级绕组都有输出还用磁复位吗?
【节能学院】ASJ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在煤矿的应用
UL Solutions推出新的安全评估服务
浅谈宽带RF接收机架构
数据存储设备行业基本概况及发展趋势
工控机如何实现多屏显示
简易无线话筒制作
2021云栖大会圆满落幕!液态金属硬科技亮相科技前沿展区
小米Note2评测:安兔兔跑分12W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财富》全球未来公司50强榜单,中国有21家企业入选
华为针对政企人群推出首款商用台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