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磁头数

硬盘磁头数
硬盘磁头是硬盘读取数据的关键部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存储在硬盘盘片上的磁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向外传输,而它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会随着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写盘片上的数据,磁头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盘片的存储密度。目前比较常用的是gmr(giant magneto resisive)巨磁阻磁头,gmr磁头的使用了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和多层薄膜结构,这比以前的传统磁头和mr(magneto resisive)磁阻磁头更为敏感,相对的磁场变化能引起来大的电阻值变化,从而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
磁头是硬盘中对盘片进行读写工作的工具,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磁头是用线圈缠绕在磁芯上制成的。硬盘在工作时,磁头通过感应旋转的盘片上磁场的变化来读取数据;通过改变盘片上的磁场来写入数据。为避免磁头和盘片的磨损,在工作状态时,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只有在电源关闭之后,磁头会自动回到在盘片上的固定位置(称为着陆区,此处盘片并不存储数据,是盘片的起始位置)。
由于磁头工作的性质,对其磁感应敏感度和精密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早先的磁头采用铁磁性物质,在磁感应敏感度上不是很理想,因此早期的硬盘单碟容量都比较低,单碟容量大则碟片上磁道密度大,磁头感应程度不够,就无法准确读出数据。这就造成早期的硬盘容量都很有限。随着技术的发展,磁头在磁感应敏感度和精密度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最初磁头是读、写功能一起的,这对磁头的制造工艺、技术都要求很高,而对于个人电脑来说,在与硬盘交换数据的过程中,读取数据远远快于写入数据,读、写操作二者的特性也完全不同,这也就导致了读、写分离的磁头,二者分别工作、各不干扰。
薄膜感应(tei)磁头
在1990年至1995年间,硬盘采用tfi读/写技术。tfi磁头实际上是绕线的磁芯。盘片在绕线的磁芯下通过时会在磁头上产生感应电压。tfi读磁头之所以会达到它的能力极限,是因为在提高磁灵敏度的同时,它的写能力却减弱了。
各向异性磁阻(amr)磁头
amr(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90年代中期,希捷公司推出了使用amr磁头的硬盘。amr磁头使用tfi磁头来完成写操作,但用薄条的磁性材料来作为读元件。在有磁场存在的情况下,薄条的电阻会随磁场而变化,进而产生很强的信号。硬盘译解由于磁场极性变化而引起的薄条电阻变化,提高了读灵敏度。amr磁头进一步提高了面密度,而且减少了元器件数量。由于amr薄膜的电阻变化量有一定的限度,amr技术最大可以支持3.3gb/平方英寸的记录密度,所以amr磁头的灵敏度也存在极限。这导致了gmr磁头的研发。
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
gmr磁头继承了tfi磁头和amr磁头中采用的读/写技术。但它的读磁头对于磁盘上的磁性变化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gmr磁头是由4层导电材料和磁性材料薄膜构成的:一个传感层、一个非导电中介层、一个磁性的栓层和一个交换层。gmr传感器的灵敏度比amr磁头大3倍,所以能够提高盘片的密度和性能。
硬盘的磁头数取决于硬盘中的碟片数,盘片正反两面都存储着数据,所以一个盘片对应两个磁头才能正常工作。比如总容量80gb的硬盘,采用单碟容量80gb的盘片,那只有一张盘片,该盘片正反面都有数据,则对应两个磁头;而同样总容量120gb的硬盘,采用二张盘片,则只有三个磁头,其中一张盘片的一面没有磁头。

开关电源输出如何并联使用?
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作用
PCB电镀镍工艺介绍及故障解决方法
为探讨中国AI新未来,知乎、清华大学联合承办CCIR2018评测
Wifi路由器如何变得更安全
硬盘磁头数
SysTools AOL PFCFile Converter的特性列表
集成采样保持器LF398引脚图及其应用
得一微电子首次正式展出自主核心存储控制IP系列产品
Acrel-2000Z型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
PCB板的内部结构分析
一种多处理器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如何理解电路图中电源和接地
视频会议系统的结构及行业管理标准
无人机送货的“人在家中坐,货从天上来”场景或即将到来
深度解析日产新一代CVT变速箱
美国SMD光电液位开关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三星电子延后DRAM扩产计划,分析师决定上调美光目标价
【节能学院】ASJ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在煤矿的应用
UL Solutions推出新的安全评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