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与WLAN的无线通信应用模式探讨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近几年受到重视,各种应用也相继出现。许多国际大厂商的推广及技术开发,使得rfid技术日趋成熟,使用成本也越来越低。rfid技术主要是由感应标签(tag)、读写器(reader/writer)以及中间件(middleware)所形成的架构。例如日本利用rfid追踪生鲜蔬果的流通以保证质量,全球第五大零售商metro group结合rfid与无线网络管理仓库库存及出货信息。国内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注意到rfid这项科技,相关的应用与研究陆续出现。本文将以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的应用为例,举出rfid与无线局域网络结合的两种主要应用模式,并探讨rifd在系统研发上的相关议题。
除了rfid识别技术,还将rfid与wlan结合,探讨无线及移动计算的新运作模式。将探讨两种可能应用架构:移动用户结合无线rfid标签读取器,以及移动用户结合rfid标签。当rfid标签数据用来作为身份识别与访问控制依据时,需考虑可能的安全问题,以防止rfid标签被恶意使用,达到身份伪造或越权使用的目的,因此本文也将设计一个简易的rfid数据保护机制,以保障rfid标签的验证与授权安全。
1 相关文献探讨 1.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主要由读取器发出无线电波,可在特定的感应范围内感应到rfid标签,不需要实体接触即可读取或写入卷标数据。rfid标签通常贴附于物品上,读取器感应此标签,快速地获取物品相关信息并进一步处理,非常适合自动化应用。图1是rfid系统运作示意图。目前rfid标签因所采用的频段与感应技术不同,有多个标准。其中频率13.56 mhz以下的rfid通常采用电磁感应方式,标签天线在接收到读写器所发出射频信号时,将信号转换为启动ic芯片的电力,同时从信号中读取指令,标签同样以无线电波回传数据至读写器。
rfid标准主要由两大标准组织epc与iso负责制订。依照iso标准,rfid依所使用的调频可分为135khz以下的低频、主要为13.56 mhz的高频、860~930mhz的超高频,以及2.45 ghz与5.8 ghz的微波。使用的频段越高,感应距离相对增加,发射半径较大,具有更快的读取速度,不过成本也较高。rfid可分为主动式卷标与被动式卷标两大类。本文采用符合iso 14443a标准的rfid设备,并支持mifare免接触式与双接口智能卡的业界标准。
1.2 无线局域网
近年来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wlan已逐渐成为校园网络、企业网络以及isp的基本网络存取服务。目前ieee 802.11 wlan以11 mbps的ieee 802.11b和54mbps的ieee 802.11g两种wlan最为常见。另一方面,提供上述wlan标准的pda、笔记本电脑也渐趋普遍,基本上wlan所提供的带宽已能满足大部份网络应用的需求。由于wlan网络布线的方便性,它十分适于在一些特殊公共场合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因此以wlan为基础的相关网络应用也应运而生。
ieee 802.11 wlan提供两种运作模式:ad hoc模式与infrastructure模式,二者主要差别在于是否采用了接入点(access point,ap)。目前大部分wlan采用in—frastructure模式,亦即移动设备藉由ap达到通信或接入有线网络的目的,图2为infrastructure模式wlan运作示意图。
在室外空旷没有障碍物的环境,一个标准的ieee802.11 ap信号涵盖范围大约可达100 m,室内环境通信的范围大约为30 m。所有使用存取同一ap的移动设备,利用ap所提供的相同频道进行通信,并形成一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tvice set,bss)。ap通常会连至有线网络,可与其他连接同一有线网络的ap构成一个分布式系统(distrmution syslcln,ds),并可以使用此种方式结合多个bss与有线网络,组成延伸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ess是为了扩展无线局域网络的服务范围,藉由此种设置方式,使用者可以在不同无线局域网络基站的通信范围间漫游(roaming),但网络联机不中断,适合大范围应用。本文以infrastructure模式的802.11b wlan、多个ap与有线网络形成的ess为基础,建立结合rfid与wlan的应用系统。
1.3 数字导览系统
数字导览意指将导览内容通过数字设备输出声音、文字、图片、影片等给用户,让用户对导览内容能够有大概的认识,并能够与系统有良好的互动。透过这些互动,让使用者在导览时得到更多的乐趣。目前大多数的导览系统为单机模式,所有的导览内容预先存于导览装置中,由用户自行选择导览内容,在使用上并不方便。近年来由于计算机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智能型的数字导览技术被提出,本文也是着眼于此,探讨如何应用rfid与wlan技术提供更佳数字导览方式。目前新的导览系统多采用pda作为用户的移动导览设备,并可配合rfid或wlan技术,提供智能型的导览功能。以下探讨两个导览系统个案。
(1) tempies of tibet
temples of tibet主要设计供游人参观西藏庙宇时所使用的单机导览系统,导览设备使用pda,所有导览内容预先储存于pda。最大的特色是导览内容完全以flash方式在移动装置中呈现,使用接口容易操作,介绍也相当完整。不过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档案大小约有19.4mb,对于只有64mb容量的pda而言,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因此单机导览系统毕竟在功能上还是有很大的限制。
(2)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数字导览系统
用户利用已装上rfid读取器与耳机的pda,读取黏贴于展览品展览柜上的rfid,pda会由wlan从服务器传回相对应的导览图文及语音内容,因而可以依据使用者面前的展览品进行导览。该系统也将rfid应用在导览设备的租借管理上,服务人员在处理租借、归还时仅需将导览设备与管理系统中rfid传感器互相感应即完成作业。此导览系统已大致呈现了rfid与wlan在展览品解说服务上的优势。事实上,结合rfid与wlan的可能应用还有许多,例如票务、使用者个性化服务、定位服务、即时消息通知等。
2 研究构想 rfid可以扮演不同角色,配合使用具有wlan网卡的pda所开发的无线rfid标签读取器,可依rfid读取器与rfid标签的使用对象不同,分为两种应用模式。第一种应用模式是用户持有rfid读取器,而rfid标签则贴附于应用对象上;另一种应用模式则是用户持有rfid标签,用户移动靠近rfid读取器。在校史馆的应用上,第一种使用模式便是数字导览系统的应用。不仅如此,第一种应用模式也可应用于用户的定位服务或其他个性化服务,而若加上pda本身的计算与通信能力,各式情境感知以及需要大量运算的应用均符合此应用模式。导览系统利用rfid短距离非接触式感应的特性,让游客使用pda感应展览品标签,并藉由wlan至从网络取得展览信息进行导览。除此之外,由于所采用的pda具有蓝牙(bluetooth)通信能力,将在导览系统的语音导览功能上利用蓝牙耳机,充分发挥无线通信技术给数字导览带来的便利性。rfid结合wlan的第二种应用模式是用户持有rfid标签。在校史馆票务系统上,利用rfid标签的数据存储能力,记录不同参观者的购票内容。该票务系统利用rfid读取器读取参观者的rfid标签内容,提供多样化的票务应用,例如依年龄、身份、参观内容、场次,记录不同的信息于rfid标签中,达到利用rfid技术达到身分验证与访问控制目的。
基于以上研究构想,首先虚拟一个能展现rfid结合wlan特性的小型校史馆空间,然后为此虚拟校史馆规划、开发导览及票务系统。
2.1 导览系统
在每个欲提供导览服务的展览对象附近放置rfid标签,并建立wlan基站,使wlan基站信号能涵盖参观者所有可能的活动范围。wlan基站连至有线网络,有线网络架有一台web服务器作为导览网站,所有的导览内容将被制成网页放于此网站,每个导览项目对应一个唯一的网址。另外必须记录所有rfid标签的标识符与展览对象对应,利用此对应数据,网站中网页转向(redi—rect)程序可依据由导览pda所传来的rfid标签标识符提供正确的导览内容。图3显示所规划的导览系统示意图,其本过程是:a.rfid读取器读取标签id;b.pda经由wla至web服务器读取导览内容;c.pda显示导览内容;d.利用蓝牙技术将导览声音解说传输至蓝牙耳机。
2.2 票务系统
rfid在票务系统的应用,有别于导览系统。用户持有rfid标签取代传统门票,而rfid读取器则用来验证门票。因此,票务系统设计重点在于如何利用rfid标签作为校史馆的门票以及如何有效验证门票合法性。通常校史馆的门票可依据参观者身份、年龄或依参观项目或场次提供不同票价门票,使用rfid标签取代传统的门票也应能够提供相同的功能。一般rfid标签都有一个独一无二且不能被拷贝、篡改的id标识符,可以辨别合法的rfid标识符以达到基本的门票验证功能。有两种记录rfid门票方式:记录于票务系统服务器数据库,储存于rfid卷标本身的内存。图4显示第一种记录售票内容方式的票务系统示意图,基本过程是:a.参观者购票,rfid读取器读取rfid标签id;b.售票系统存储售票内容至票务管理系统;c.参观者持rfid门票参观,馆务人员持rfid读取器读取rfid标签id;d.pda利用wlan至票务管理系统读取门票内容。
2.3 rfid票务安全机制
由于rfid与wlan的无线通信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可能的安全问题,rfid标签标识符无法覆盖的功能至少可保障每个rfid标签的唯一性,防止使用复制rfid标签方式的安全攻击,因此基本上不用担心rfid门票被违法复制的问题。然而rfid标签内存内容允许读写,如果rfid门票的内容直接以明文方式储存于内存,则恶意攻击者可以很容易分析所读取的内容,并加以修改,然后重新写入rfid标签内存达到安全攻击的目的。因此,使用rfid标签内存存储购票内容时,必须有一套票务安全机制,避免上述安全威胁。本文提出使用单向哈希(hash)函数的票务安全机制,利用rfid标签唯一性,使存储于每个rfid的门票内容数据均不相同,以防止恶意攻击者猜测门票内容。图5说明此rfid票务安全机制运作过程。
3 系统实现 基于以上构想,搭建系统以验证架构的可行性。系统所需rfid设备购自giga—tms公司。rfid标签内含1kb的只读存储器(eeprom),rfid读写器则采用cf适配卡形式的读写器插于hp ipaq 4700 pda,所采用的rfid设备符合iso 14443a及mifare工业标准,电波频率13.56 mhz,接口传输速率19 200 bps,感应距离约2~3 cm。wlan部分使用符合ieee 802.11b标准的cisco aironet 350 ap连接至有线网络,有线网络端的导览系统与票务系统服务器使用pc,内建网站伺服程序。在软件设计上,使用c#语言在pocket pc操作系统利用com接口通信程序与rfid读写器通信,并利用web浏览器控件及http通信协议开发导览系统。图6显示本系统设计的系统架构。
本系统包括导览系统与票务系统两大部分。导览系统执行前必须先设定rfid读写器(cf接口)所在pda串行通信端口位置并设定该串行通信端口的传输速率(baud rate)与读写器无线频率(rf)相同。当pda顺利地与rfid读写器建立连接后,导览程序便开始执行并持续监控rfid读写器传回来的数据。当rfid读写器感应到rfid标签后会自动传入id标识符,导览程序将id标识符当作一个网址参数,启动内建的浏览器,浏览器从导览服务器加载相关介绍网页。内嵌flash动画、文字及语音的导览网页便开始播放,导览语音经由蓝牙传至蓝牙耳机。图7显示pda导览画面。
在票务系统方面,于pc上开发售票管理系统,使用连至pc的com通信端口与rfid读写器建立连接。之后售票管理系统会与票务数据库建立连接,待锁定一张rfid门票后,便从票务数据库中取得门票票价、剩余可售门票信息并进行售票。此外,售票管理系统也兼负导览pda租用业务。在确认购票内容后,售票管理系统便将售票记录存至票务数据库,并将售票内容依据本文rfid票务安全机制写入rfid门票的内存。另外在负责验票的pda上设计门票验证程序,该pda经由cf接口rfid读取器读取rfid门票rfid标签标识符以及2个512位数据,安全机制进行验证。图8显示售票管理系统实际操作画面,图9显示门票验证程序验证rfid门票后在pda上显示的画面。
结 论 针对如何发挥rfid与wlan的无线通信应用,本文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应用模式,并以校史馆导览系统和票务系统为例展现其特性。在研究过程,发现rfid内存数据保护的重要性,因此设计了rfid票务安全机制。该安全机制可以广泛用于rfid内存数据的保护。随着rfid相关技术的发展,它也能像wlan一样普遍并具有较低的价格,届时各种结合rfid与wlan的应用将会更加容易。

捷普利用数字化转型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4IR)的未来
iPhone8上市时间价钱:iPhone8多少钱?史上最贵iPhone 8不敌二手苹果7拍天价,苹果牛13
情感机器人入驻空间站 缓解人们对感情的需求
美的家庭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于广交会全球首发
简单信号发生器源程序C语言代码
RFID与WLAN的无线通信应用模式探讨
行程开关符号及注意事项
中国移动正式公布了2019年NFV网络一期工程设备采购中标结果
lm324应用电路大全(温度控制器/振荡器/带通滤波器/断电保护)
无线路由器的标称速度套路
如何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区块链在GDPR合规性中的作用
浴室智能魔镜迎来全新升级,将改变你的生活品质
如果不说 你会特别留意肖特基二极管的这些参数吗?
Ryzen 3 2200G VS Core i3-8100,都是四核四线程,该选哪个好?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条件说明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是德科技推出业界领先的毫米波频谱和信号分析产品N9041B,并将现有产品进行升级
云迹科技帮助酒店客人更加安全用餐推出网上商城
国家电网启动智能电网机器人独立进行带电作业,提供可靠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