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与计算生态开发者蓬勃发展,华为云致力成为最佳应用构建平台

华为全联接2020第三天活动上,华为发布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3.0和多样性计算系列开发套件,宣布云与计算领域开发者已达180万,并联合首批72所高校共同发布“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推进计算产业人才培养。
云与计算生态开发者蓬勃发展
联接、计算、云、ai、行业应用这5种技术、5大机会史无前例地汇聚到一起。联接、计算、云和ai技术就像100多年前的电力,而行业应用就像家用电器和工业电气化。放眼未来,决定各行各业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驾驭这些数字技术,构建行业应用。开发者无疑是推进这一进程,加速智能升级的核心力量。
从2016年至今,华为云与计算领域开发者数量已从2.5万发展到180万,增长超过70倍。2019年,华为发布“沃土计划2.0”,未来五年投资15亿美金发展云与计算开发者。正是开发者们的信任与不懈努力,促成了华为在云与计算领域的迅速崛起。
c114获悉,当前,华为云marketplace年交易额超过10亿,订单数量超过10万,有30家伙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000万。多样性计算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完成兼容性认证的解决方案超过3000。计算基础软件openeuler、opengauss、openlookeng以及ai框架mindspore如期开源;伙伴鲲鹏服务器出货量已超50%。
会上,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还共同揭晓了20家“沃土计划2.0”2020年度优秀开发者伙伴。
华为云:致力成为最佳应用构建平台
华为云已上线210+云服务、210+解决方案服务全球客户,汇聚了150万全球开发者。面向未来,华为云致力成为最佳应用构建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更敏捷的构建能力,更高的技术起点,更广阔的商业发展。
•更广阔的商业发展:两大应用分发平台
场景化应用落地、推广和价值转化是开发者商业成功的根本。华为云云市场marketplace和华为应用市场appgallery两大应用分发平台,提供强大的应用分发能力和最具潜力的商业扶持计划。华为云saas应用扶持计划,首批扶持1000个saas应用,每个应用可获得最高20万元的云资源;华为云hms生态扶持计划,提供5亿元的云资源,重点扶持1500个hms应用,在商用阶段,每个应用还将获得最高120万元的广告资源扶持。
•更敏捷的构建能力:全流程极简开发工具
当前开发主要基于full code模式,要求开发者有很强的编码能力。如何让普通的业务人员也具备开发能力,华为云发布低代码开发平台roma appcube,支持基于已有组件,通过拖拽方式构建应用。
•更高的技术起点:三大技术使能服务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人从专注于代码的程序员,成为离业务最近的开发者?让开发者避免“重复造车轮”,更聚焦价值创造。华为云提供ai使能、应用使能、数据使能三大技术使能服务:ai使能服务modelarts,提供了300+行业知识模型;应用使能服务roma,积累了超过2000个行业应用资产;数据使能服务dayu,已上线200+行业通用数据资产模型。
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和决策优化三大ai领域长期的基础研究和10多个行业600多个ai项目实践,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正式发布modelarts 3.0,融合骨干模型、联邦学习、模型智能评估与诊断、高性能ai计算,加速ai进入生产系统,发挥更大价值。
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朱秋国博士和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介观脑图谱研究平台主任杜旭飞博士分别分享了基于modelarts3.0的四足机器人和斑马鱼神经网络重构实践。
云深处应用华为modelarts和atlas 200dk给“绝影”系列机器狗赋予ai能力,致力于工厂园区的智能巡检。机器狗可实时感知现场环境,通过知识图谱交互分析,强化学习动态决策,并具有复杂的行进路径规划和动作的能力,端云协同守护工厂园区的安全。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正在通过完整解析斑马鱼小小的透明大脑来揭示大脑的工作原理,对接类脑智能。其中绘制全脑结构图谱涉及到神经元形态重构,正在与华为云modelarts合作应用ai实现自动重构,当前重构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已达95%。经理论推算,使用modelarts的超大集群和大规模分布式训练,总重构时间可以从125人年缩短至10天。
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最后表示:“华为云致力成为最佳应用构建平台,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期待首先成为中国软件企业值得信赖的伙伴。”
多样性计算:以开放创新,共赢多样性计算新时代
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速已远超摩尔定律,单纯依靠芯片工艺进步带来的算力提升,已不能满足算力增长需求,必须进行计算体系的架构创新,包括从通用计算走向通用计算加异构计算的多样性算力创新,和从硬件到基础软件、到应用使能的全栈开放创新。
•向业界开放鲲鹏全栈,加速产业创新
硬件开放创新升级,发布鲲鹏主板开放2.0,以基础板+扩展板+bios/bmc开放的新模式,使能伙伴差异化创新。软件开源创新深入,发布openeuler 20.09版本,释放多样性算力潜能,在极致性能、安全可信、开放生态方面进一步增强; 发布opengauss 1.0,致力于提供企业级开源数据库,打造“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数据库内核,支持合作伙伴完善企业级特性,稳步推进商用。
发布鲲鹏应用使能套件kunpeng boostkit,针对主流场景,开放高性能开源组件、加速软件包和工具/参考实现,开发者可直接引用,实现应用高性能。发布鲲鹏全流程开发套件kunpeng devkit,覆盖从代码扫描、迁移、编译、性能调优完整流程,支持插件化,大幅提升开发效率。
•n腾ai全栈创新,使能极简开发、极致性能
n腾ai全栈创新,核心是为开发者打造“极简开发,极致性能”的全栈ai解决方案,应对ai领域从算法开发、应用开发到业务部署各个阶段的困难与挑战。
在atlas系列硬件创新的基础上,华为本次发布了包含cann 3.0、mindspore 1.0、mindstudio 2.0和mindx 1.0的全栈软件平台。其中,异构计算架构cann 3.0,支持推理+训练的端边云全场景,统一编程接口acl,全场景灵活部署,全面释放硬件性能。
端边云全场景的ai计算框架mindspore 1.0,支持模型、算子及硬件处理单元级全自动并行;对端边云设备如手机、摄像机、服务器等全场景自适配;开发流程极简,开发者可基于mindspore快速实现模型导入、灵活调试。
n腾应用使能 mindx 1.0,包括深度学习组件mindx dl、智能边缘组件mindx edge、优选模型库modelzoo和“x”个行业使能sdk,让开发者只需极少量代码甚至“零”代码就可以实现ai的功能。
全流程开发工具链mindstudio 2.0,为ai开发者提供从算子开发、模型训练与推理、到应用开发与部署的全流程支持,支持插件化设计,安装便捷。
•多样性算力开放创新
面向未来,多样性计算和分布式应用是两大趋势,如何将多样性的算力转化为高性能的分布式应用,华为向业界发布分布式多样性计算软件套件,屏蔽多样性算力开发复杂性,使能分布式并行应用的高效开发,包括三个关键部件:集群加速库、统一调度器、分布式并行应用开发框架。
集群加速库支持多样性计算场景全覆盖,与主流分布式应用生态良好对接。通过算法创新,协助应用开发者应对海量数据、分布式通信、多核并行带来的巨大性能挑战。
面向多样性算力和负载的统一调度器,支持大规模高效率跨领域资源协同,并可做到无代码侵入的ai和大数据应用生态整合,公有云和跨dc资源协同。
基于函数计算的分布式并行应用开发框架,可帮助开发者定义数据中心高性能并行应用的开发和运行模式,让每一个开发者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上享受单机编程体验。
邓泰华表示:“华为将与广大合作伙伴和开发者一起,持续打造计算产业生态,让每一位开发者的智慧汇聚成全生态创新,共同点亮多样性计算新时代。”
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
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基础理论灌溉,对接产业界科技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通过多方协同,优势互补,构建良性的人才生态与培养体系,激发基础教育与产业的持续活力。华为发展计算产业,一直把人才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华为联合首批72所高校,共同见证“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成立,产学研协同为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截至目前,华为联合清华大学出版社、各高校学科带头人,面向高校师生及开发者陆续推出深度学习框架mindspore、modelarts ai应用开发、鲲鹏处理器、openeuler操作系统、opengauss数据库在内的6本学习教材和系列教辅资料,联合高校进行通用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课程建设,计划在2021年“鲲鹏”、“n腾”课程会在全国70多家高校推广,逐步实现对超过2600所高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全面覆盖。


区块链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改变
曙光一站式解决方案全面支撑水利现代化发展
AI人才培养大势所趋 我国也是紧跟潮流
华为MediaPad X2平板电脑采用赛普拉斯TrueTouch触摸屏控制器
中芯国际公告:梁孟松离职消息绝非属实,强烈谴责不实报道
云与计算生态开发者蓬勃发展,华为云致力成为最佳应用构建平台
中国铁塔在5G共建共享方面的创新和实践探讨
NV040D一次性烧录语音芯片在充电桩上的应用
预付费云平台可以帮助客户解决哪些问题
晶闸管长得像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有什么不一样?
LED驱动器IC需求的大幅增长
计数器同步清零和异步清零的区别
不锈钢薄板焊接工艺流程_不锈钢薄板焊接顺序
晶体管点焊机更适合复杂焊接工艺
TD-SCDMA系统覆盖能力分析
嵌入FPGA的国产通用MCU,如何使用其2K逻辑
浅谈智慧排水管网监测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小米9屏幕刷新率突破60Hz 最高可超频至84Hz
优化隔离传感器接口的功率转换
在5G和边缘计算应用方面,人们该怎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