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CAT 1承担4G物联网连接主力,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达到一半以上

近日,刘荪枝先生通过自己在物联网行业中作为模组厂商的切身经验与思考,对于cat 1技术未来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前景与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gsma未来网络专家曾多次在行业峰会上提醒业界:虽然5g备受关注,但直到2025年,4g依然占据最大份额。
据专家预测,4g不仅将承担蜂窝物联网连接很大的份额,也会是运营商蜂窝物联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lte cat 1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分支。从目前蜂窝物联网发展的态势来看,lte cat 1承担4g物联网连接主力的时机已经开启。
其实,cat 1作为最低版参数配置的用户终端等级,能够让业界更低成本地设计“低配版”的4g终端。不仅如此,cat 1在物联网领域的意义或许更为重要,物联网业界的各位从业者对于以下这张图片应该比较熟悉:
这个金字塔结构揭示了蜂窝物联网连接的分布:60%的物联网连接需要窄带网络提供服务,而中低速率的物联网设备需要cat 1或emtc网络提供服务,只有10%左右的高速业务需要4g cat 4以上或5g embb提供服务。回顾我们目前蜂窝物联网产业生态,可以明显的看出,窄带业务和高速业务已有成熟的网络和产业生态,而占比30%的中低速率物联网网络和相关产业生态还相对空白。因此,发展cat 1网络及相关产业,对于补齐物联网主要应用场景需求很有意义。
cat 1的未来,将不仅仅是30%
去年10月22日,工业与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明确表示,2g、3g的退网是移动通信更新换代的必然选择,但需要提前规划,让用户和运营企业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和心理准备来推动退网的进程。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蜂窝连接预计将突破50亿大关,中国将继续以占据连接数的近三分之二在全球保持领先。
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运营商运营2g、3g、4g、5g四张网络本身不太经济,特别随着5g网络的出现,4g、5g网络肯定会并存一段时间,而2g、3g网络将面临被削弱。新部署的nb-iot、lte模组都会逐渐取代2g模组。所以,cat.1的需求将越来越多。
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2g、3g的不断退网,各地原有网络用户的使用感受是网络变差,从而导致客户对2g、3g网络的信心急剧下降。另外,2g目前承载了大概70%的物联网连接,或许nb-iot也将能够承载其中的部分连接,但也只会承载相对较小的一部分。
nb-iot适合于对低功耗有强烈要求,但对实时性没有那么强要求的业务场景,这类场景相较整个物联网市场而言并不算大。以此来推断,未来cat 1在物联网连接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一半以上。
与nb-iot相比,cat 1具有更好的实时性,而很多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应用场景也对实时性具有较高要求。另外,cat 1相较2g具有更高网速,能够更好的承载工业场景中的一些需求。更重要的是,cat 1并不需要独立建网,对运营商而言成本也相对较低。
当然,从模组来看,cat 1相较于nb-iot的价格仍然偏高,但价格是价值的反馈,价格的高低与其所能够提供的价值息息相关。虽然nb-iot的模组价格目前相对较低,但cat 1与nb-iot所能提供的价值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很难将两者的未来价格一概而论。
作为模组厂商,广和通更希望自己的产品融入更多行业价值,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好的行业解决方案。
当前,cat 1在功能机和穿戴类设备的应用已经很成熟,但在iot领域才刚刚起步,行业客户对其信任度还不足,这就需要用优秀的产品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打消其顾虑。
广和通重磅发布最新款lte cat 1系列模组l610
广和通认为,cat 1的发展目前正面临多重优势。
首先,2g网络对于运营商的投入回报率相对较低,这也导致2g退网是大势所趋;其次,各芯片平台厂商目前也相继推出最具性价比的cat 1方案,运营商、芯片厂商以及模组厂商都看好cat 1的未来发展,因此cat 1或将在今年迎来快速发展。
因此,广和通在去年年底重磅发布了最新款lte cat 1系列模组l610。据悉,广和通l610搭载了紫光展锐新一代物联网芯片平台—春藤8910dm,这是全球首颗lte cat 1 bis芯片平台,可广泛应用于万物互联的多个领域。
据了解,广和通l610系列模组性能强大,除自身传输外,还支持蓝牙、wifi scan等多种配置;另外,l610具备丰富的接口资源,支持iot行业几乎所有主流接口。据透露,广和通l610系列产品最小尺寸为25*27mm,相比业界同类产品尺寸更小。
目前,广和通l610系列模组一共有l610-cn/l610-eu/l610-la三个版本,能够分别适用于中国、欧洲以及拉美地区等。未来,l610将进一步丰富公网对讲、pos、dtu、共享硬件类等2g网络重耕转4g类应用场景。广和通将切实把握客户所需,为行业创造更大价值。


浅谈闪存控制器架构
jenkins持续集成原理
浅谈反相器电路原理
华为P10突现神奇大招,网友一句话或揭其中奥秘
媒体转化简介
LTE CAT 1承担4G物联网连接主力,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达到一半以上
电气一次和二次安装的注意事项
DEKRA德凯获吉利汽车第三方实验室认可资质
Lantiq亚太分部与TUM亚洲分校携手推进其首个行业博士项目
农业生态气象站的技术参数
利用EHD喷印技术在MEMS器件上实现性能优异的无掩膜沉积WO3胶体量子点
2018年,JetBrains发起了其标准的年度调查项目
伟世通为全球汽车厂商提供增强现实技术的驾驶体验和最新抬头显示技术
锂锰扣式电池自动组装生产线方案设计
MySQL 5.7的数据库优化器还是这么简单?
Ku DiSEqC 1.2 极轴座知识讲座
荣耀的最新产品或将采用骁龙888处理器
三星SDI确定46直径系列电池规格
三星实现在华三级跳 天津是关键性一跃
制动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分类有哪些?